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怀庄酒业,一个有文化温度的企业

2025-07-06 23:32 来源:网络 点击:

怀庄酒业,一个有文化温度的企业

贵州怀庄酒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于1983年,是酱香型白酒原产地——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较早的民营酿酒企业。集团公司总部位于茅台镇怀庄路009号,现有员工1000余人,注册资金5088万元,是集产、供、销于一体的实体酒类集团企业。怀庄集团以生产酱香型白酒为主,拥有3个规模生产基地,公司年产优质酱香白酒5000吨,老酒库存长期保持2万吨以上,每天包装量1万多箱。怀庄人以“诚信酿造未来,和谐发展怀庄”为理念,以茅台镇本地糯高粱,黔北优质冬小麦为原料,严格按照茅台镇酱香型白酒传统工艺,创“湖底恒温活性窖藏法”专利,精心酿制怀庄系列酒,产品畅销全国市场并出口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好评。怀庄酒于1988年荣获贵州省“金凤杯”奖;1996年荣获中国名优食品博览会金奖;2011年荣膺“贵州名酒提名奖”;2012年获中国安全饮品证明商标;2015年荣获贵州名牌产品,中国、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赛金奖。

  国家农业部授予怀庄集团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荣誉;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5次授予先进企业称号,授予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荣誉,贵州省A级纳税信用企业。怀庄集团先后获评为遵义市五强白酒企业、仁怀市十强民营企业。2012年,作为茅台镇较早的一家民营企业——怀庄酒业集团党委正式成立。怀庄党委被评为遵义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示范点;集团工会获评为贵州省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职工小家。怀庄集团董事长陈果先后荣获国家农业部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乡镇企业家荣誉称号,贵州省优秀乡镇企业家荣誉称号,贵州省劳动模范等。怀庄建厂成立至今,已荣获国家、贵州省、遵义市、仁怀市、茅台镇表彰260多次,是仁怀市获得表彰最多的民营企业。

著名经济学家景亭湖教授、任宗文、李旭与陈果董事长合影

景教授在自己的著作前留影

据集团董事长陈果先生介绍,明朝末年,山海关守将袁崇焕将军之副将陈纪舜在战争中蒙难,陈纪舜之妻携家小逃到南明政权控制的西南地区隐居。几经辗转,最后定居于仁怀市茅台镇中华乡,陈氏在此生息繁衍,逐成望族。茅台镇中华乡陈氏后裔继承了先祖军事世家的执着与坚毅,传承了文化世家的儒雅与睿智。陈大常、陈于逵两代均为清朝进士,在赤水河边修建住所“茅台德庄三合院”,因地处川盐入黔咽喉口岸茅台古镇,颇受商贸思想的熏陶。1983年,陈氏贤裔陈果、陈绍松兄弟二人在茅台镇中华乡德庄村的赤水河边修建酒厂,因厂址在仁怀县德庄村,其名为仁怀县中华乡怀庄制酒厂。厂房两间,窖池19口,这就是茅台镇建厂最早的民营酿酒企业。

为什么说怀庄酒业是一个有文化温度的企业呢?

一是酒本身就是一种“敬”文化载体。“敬”文化是新五礼“仁、义、礼、敬、孝”中一项优秀文化传统,具有凝聚、整合、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的功能。从古至今,人们都是用酒来作为载体敬天地敬圣贤敬先德;君王敬天地,圣贤敬先祖,民众敬祖先,江湖情仇,心情郁悦等等都离不开酒,人们已经用酒将敬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多少文人骚客喝酒后成就了多少千古绝唱;又有多少英雄志士喝酒后给时代增添了许许多多进程符号。

二是集团本身就是一个“文化”进程发展的推动器。走进怀庄集团首先就是感受到企业文化的厚重,从1983年建厂以来,企业的文化已经沉积了28年,企业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文化的进程史,茅台酱酒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都融入了怀庄等众多品牌的文化血液,使得茅台酱酒文化变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特别是走进怀庄集团的四合院里,除了完全了解怀庄集团和酱酒发展史外,还有一个为数不多的,能寻到西南区域上下几千年珍贵资料的《茅台德庄书屋》。《茅台德庄书屋》创建于2016年5月,经仁怀市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批准,怀庄酒业集团董事长陈果牵头,组织对赤水河流域二十多个县区市图书进行收集,以供赤水河地情资料考察研究。2017年6月,位于茅台镇德庄三合院的书屋及位于仁怀坛厂园区怀庄酒业内的书屋投入使用,现馆藏图书近50000册。图书馆获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叶辛题写图书馆名。赤水河地情图书资料馆、茅台德庄书屋以传承文化为初心,以共享文明为理念,服务于社会。

三是集团员工就是有温度的文化传播器。一个集团发展得好不好,首先看到的就是员工的精神面貌好不好,员工脸上是否有笑容。员工的精神面貌与集团的文化氛围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在怀庄集团,员工是可以通过企业的平台获得价值,更是在企业发展中找到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机会。首先,集团的创始者和董事长就是一个有文化发展家国情怀的人,陈果先生重视文化和教育发展,给员工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机会,为集团员工作出了表率。其次,集团员工融入了企业文化的发展,作为一个个文化基元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在2021年6月30日该集团举行第二届“十大孝星,二十四孝贤”颁奖典礼上,集团员工用自己经历和行为诠释了企业文化的发展。再次,该集团还倡导员工人人读书,家家有书柜等等一系列有文化温度的活动,使得集团员工既增长了知识又拥有了财富。

(文:任宗文、李旭/图:宋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