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确吉杰布:1990年2月出生,1995年被认定为十一世班禅

2025-07-19 13:40 来源:网络 点击:

确吉杰布:1990年2月出生,1995年被认定为十一世班禅

大家好,我是燃烧的火热1,点个关注支持一下吧,谢谢大家

2023年3月5日,中国的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首次集会在众目睽睽之下拉开了帷幕。这一重要时刻不仅引起了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也成为了亿万中国民众关注的焦点。当电视镜头转向会场,众多代表的身影映入观众眼帘,其中一位引人注目,他就是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

额尔德尼·确吉杰布生于1990年,1995年11月29日被正式确认为十世班禅的转世灵童,并得到了国务院的认可。年纪轻轻的他是如何获得在佛教界这一至高荣誉的呢?我们来看看转世灵童的寻觅过程。在历史的长河中,藏传佛教塑造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雪域文化,孕育了“活佛转世”的神秘传统。

这一传统坚信,班禅大师的逝世不是终结,而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会重生为新的班禅,而这些转世者通常与众不同,伴有神秘的征兆,引导着僧人们前来寻找。1989年1月28日,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十世班禅大师因心脏病突发在日喀则圆寂,享年51岁。他的离世让信众感到深深的悲痛,也让僧侣们为西藏的未来和佛教的发展忧心忡忡。

在这样的背景下,两件事成了优先任务:一是妥善保护班禅大师的遗体,并为其建造灵塔;二是找到班禅大师转世的灵童,这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藏传佛教中的格鲁派视班禅大师为无量光佛的化身,他们肩负着守护时轮金刚秘法、传承佛法、救度众生的重大使命。自从一世班禅克珠杰登基以来,至1990年已是第十世的转世。现在,新的转世灵童将在何方呢?

面对这个问题,高僧们遵循既定程序,迅速向国家汇报了这一情况。1990年5月14日,国务院便正式批准成立一个专门的寻访小组,负责寻找转世灵童。这个寻访小组由经验丰富的高僧大德领导,他们的工作多在幕后默默进行,不为外界所知,但他们的每一步都关乎着藏传佛教的未来。在西藏,有一种古老的传统叫做“灵童转世”。这种神秘的仪式和活动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敬仰。

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神奇过程,让人们如此着迷呢?首先,要从撰写祈祷文开始。这篇祈祷文专门为灵童转世而写,然后传播到各大寺院,其中以扎什伦布寺为中心。接着,藏传佛教的高僧们会根据独特的宗教仪式,通过占卜和祷告来锁定转世灵童可能出生的区域及其生肖。这些高僧们会跋山涉水,历经三座巍峨山脉,最终到达海拔高达4800米的雍则绿措湖,进行观湖仪式。

这个湖被视为扎什伦布寺守护神的居所。在这里,他们会持续三天进行一系列宗教活动,期待神谕的显现。最终,他们会获得关于下一世班禅大师降世的时间和生肖的启示。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别的案例,就是关于坚赞诺布的故事。他在出生时就展现出与众不同的特征,拥有清亮深邃的眼睛和异常圆润光泽的耳朵。

在成长过程中,他对佛教事物表现出浓厚兴趣,甚至在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展现出了令人惊讶的神迹:舌头上出现了藏文符号。这些不平凡的迹象让人们相信他可能是菩萨的转世。这些故事让我们深入了解了灵童转世的神秘过程,以及一些不可思议的奇迹。它们引发了我们对宗教和灵性的思考,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宗教仪式和信仰对人们生活的深远影响。转世活佛的诞生,是一段神秘而奇妙的故事。

坚赞诺布,一个年仅四岁半的孩子,却展现出对宗教仪器的异常兴趣。小时候,他就喜欢将旧电池排成行,模仿活佛灌顶的场景,声称要向它们传经。而当搜寻转世活佛的高僧们踏上征途,抵达坚赞诺布家时,他的表现更是让人惊叹不已。他竟然在高僧未开口前就迫不及待地迎上前说:“你们终于来了,我在此等候多时了。”这样的情节,简直就如同神话传说一般,充满了神秘色彩。

高僧们进入屋内,目睹了挂着的十世班禅的画像,问坚赞诺布是否认识他,而他却坚定地回答:“自然认得,他便是我。”这样的言辞让在场的人都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在晚餐时,坚赞诺布更是指着一位高僧手中的糌粑木碗,言道:“这碗我也有,就在札什伦布寺。”他还提到认识其中一名随行的边巴高僧,以及对高僧手中的手表非常熟悉。

这些细节无不让人大开眼界,也让高僧们将他列为转世活佛的候选之一。在这次搜寻中,共确定了28位潜在候选人,而经过严格的筛选,最终只剩下了三人。而接下来的金瓶掣签仪式更是将这场神秘的故事推向了高潮。金瓶掣签,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并非自古即有,它与班禅转世的体系紧密相连,起源于清朝时期。金瓶作为清朝皇室的赐物,象征着对活佛转世选拔过程的正式介入。

而在1995年11月29日的拉萨大昭寺外,这个仪式更是吸引了众多虔诚的信徒齐聚一堂,目睹这一历史悠久的仪式。在仪式前的七天里,25位高僧进行了持续的诵经和祈祷,将这场仪式的神圣氛围推向了高潮。这样神秘而又震撼人心的故事,不禁让人们产生了无数的疑问。一个年幼的孩子,是如何能够展现出如此惊人的记忆力?他又是如何能够对周围的人和事如此了解?

这场历经千辛万苦的搜寻,又将会迎来怎样的结果?而那神秘的金瓶掣签仪式,又是否能够揭开这一切的谜团?一切的答案,都将在接下来的故事中揭晓。 Stay tuned!金瓶掣签仪式,你有没有听说过呢?这是一种神秘而又庄严的仪式,它关乎着一个人的身份,也承载着一项重大的责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寻这个神秘的仪式,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这个仪式是在哪里举行的。故事的主人公是坚赞诺布,一位转世活佛的候选者。在西藏自治区大昭寺,金瓶被护送至一尊释迦牟尼的雕像前,掣签仪式正式开始。掣签台金光闪耀,气氛庄严而肃穆。这是一个重大的时刻,众人都肃然静立,等待着结果的揭晓。在这个仪式中,金瓶里装着三枚象牙签,上面刻着灵童候选者的名字。

这是一项严肃的仪式,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展示着这三枚签子,让所有人来确认。确认完毕后,签子被重新放回金瓶。接着,周围响起了低沉而庄严的诵经声,似乎预示着即将发生的重大事件。当诵经声平息时,僧人波米·强巴洛珠伸手进瓶,庄严地抽出了一枚签子。他高声宣布:“坚赞诺布中签!”这个结果让在场的高僧和官员们都欣喜不已。

坚赞诺布将接受剃度仪式,并换上灵童的衣饰,这标志着他的新身份的开始。在藏传佛教里,剃度出家只是转世活佛成佛之路的第一步,它并不足以证明其转世身份的真实性。这正如1995年12月8日,在西藏扎什伦布寺举行的第十一世班禅的坐床典礼。这一典礼不仅是宗教仪式,也是社会和文化的盛事。国务院代表、国务委员李铁映和其他高级官员出席了此次典礼。

他们用汉藏两种语言宣读了国务院批准举行班禅坐床典礼的文书,这象征着中央政府对此事的重视和认可。坐床仪式是转世活佛继承前世名位与责任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其身份真实性的最终认定。金瓶掣签仪式和坐床典礼,这些古老而神秘的仪式,背后承载着宗教信仰、文化传承和社会认可。它们见证了一位灵童候选者的身份认定,也见证了一个灵魂接过前世使命的重大时刻。

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仪式,感受着它们带给我们的震撼与敬畏。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传承与奉献在扎什伦布寺的典礼上,高僧们庄严肃穆地颂读着《上床经》,那嘹亮的声音仿佛在述说着佛教教义的传承与力量。官方认定的转世灵童坐上法床,接过金册和金印,正式承担起了班禅的名位。这一时刻,标志着新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继立和转世程序的圆满完成。

然而,令人敬畏的是,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并非满足于陈旧的宗教仪式。自2009年获得比丘戒以来,他积极投身于政协会议,致力于推动爱国主义精神的传播,关注着民众的困境,为人民解忧。在他的努力下,佛教教义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他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从传承到奉献,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一生,如何在佛法中获得启迪,如何在当代社会中展现出奉献精神?

一起来看看他是如何成为人们心中的精神领袖。2009年,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获得比丘戒,意味着他的修行已经达到了圆满。自此,他开始了国内各地的巡礼之旅,致力于佛教教义的传播。他的行踪遍布大江南北,传承与弘扬佛法之余,也深入了解了当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然而,这位年轻的精神领袖并不满足于宗教堂内的安逸,他希望将佛教的智慧融入社会生活,让更多的人受益。

因此,他积极参与政协会议,为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发声,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贡献力量。他的言行无不体现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然而,他的关怀和奉献精神并不止步于此。他深入基层,关注民众所遭遇的困境,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忧。正如他自己所言:“我是人民的僧人,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帮助人们。”这种深沉的情怀,让他成为了人民心中的精神领袖。

如今,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已步入33岁。他的爱国奉献之心更加坚定,他的关怀之情更加深切。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传承与奉献,成为了当代社会的典范。他的一言一行,都在诠释着佛法对于当代社会的启迪,他的奉献精神也在感动着更多的人。作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他不仅传承了佛教的智慧,更是用自己的奉献之心,影响着世间的一切。传承与奉献,他用一生诠释了这个主题。

对于我们来说,又该如何在当下的生活中体现出这种精神呢?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个问题,更是一种思考,一种启迪。

本期内容就到这里了,我是燃烧的火热1,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