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海口标志性建筑~海口钟楼

2025-08-07 00:46 来源:网络 点击:

海口标志性建筑~海口钟楼

海口钟楼历史悠久,跨越近百年岁月,是海口市著名的八景之一。这里凝聚着太多的关于爱和乡愁的故事,也记录着一座城市生生不息、代代流传的情感价值和生活气息。

坐落在海口儿童公园内的海口钟楼,历史悠久,康熙二十四年(1686年)在海口设立了一个总关,管理本岛十个沿海港口,东南亚国家的商船也越来越多,海口在咸丰八年被定为一个重要的贸易港。在民国十二年的时候,海口港口日益繁荣,但当时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计时设施,给交通、商务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到了民国17年,爱国商人周成梅先生发动海外侨胞捐款集资,精心设计、于1929年在遥对入海口的长堤路码头兴建了海口钟楼,以便统一时间。所以海口钟楼最早是为了适应对外通商而建的。

钟楼于1929年建成使用,红砖墙身,楼高5层,顶端有8支箭形的尖角。大钟是在德国订制的,安装在顶楼,每半小时报时一次。据说,当年钟楼的钟声悠扬动听,方圆一里的海口市民都能听到。

1939年2月,日军占领了海口市,登上了钟楼楼顶,升起日本国旗。

1948年的9.27台风,钟楼遭受重创,楼顶的部分箭形尖角被风刮毁,在而后的数年中,钟楼历经沧桑,破损严重。1967年,海口市政府修建钟楼,将楼顶的尖角铲平,外墙粉刷成灰白色,并嵌上了有时代印记的标语。

1987年12月,海口市政府拆除了老钟楼,在原址西北侧30米处重建了海口钟楼。新建的海口钟楼基本保持了1929年的原貌,楼顶的大钟为上海555牌电子钟。每半小时报时一次,新钟声报时先是音乐响起,接着响钟点。矗立在长堤路的钟楼,就这样默默见证了海口的日新月异。

海口悠扬的钟声在飘动的诉说着这个城市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