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各地要求严防“高考移民”这事儿背后的教育公平

2025-08-07 14:55 来源:网络 点击:

各地要求严防“高考移民”这事儿背后的教育公平

在2025年高考报名陆续开启之际,多地要求严格资格审查,严防“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实际是个老话题。出现这个话题是在恢复高考制度之后,八十年代后期就成了热点。然后就一直热到现在。严防“高考移民”这种做法也已经搞了多年,而且,这种“严防”背后的地方法规政策的针对性、严密性、严肃性也越来越强,政策的篱笆实际上是扎得越来越紧。当然,这可能就跟猫捉老鼠的游戏一样,还有一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问题。虽然政策不断收紧,但只要目前国家高考政策的大方向不变,这“高考移民”和防止“高考移民”的斗法应该还将继续下去。

因为“高考移民”的根子在国家的高考招生制度上。国家是以省为单位分配招生指标的,这个分配又是要参考各地的教育资源的。这就必然会出现一个同等条件下,高考难度不统一的问题。这自然就涉及一个教育公平的问题。而现行制度能保障的是在省级范围内“考试公平”,却保障不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平。比如吧,在全国统一试题试卷的情形下,同样考上500多分,在北京、上海、西藏等地是可以上名校的,甚至可以上北大清华这一类的学校,但如果是在河南等地,那在过去可能上二本都成问题。过去不是有个故事,说是两个人当年全国统一试卷,考的分数完全一样,一个是北大毕业的,一个大学都上不了,在那个北大毕业的家里做家政。而原因就是一个是北京人,一个户籍在河南。

大家都知道了这种情况,那么,就自然都希望自己的户籍在北京这一类地方,自己和自己的孩子也能在北京这一类的地方参加高考。

高考移民,从表面上看,是“教育投机”,实际上是教育政策歧视导致的“高考腐败”。户籍影响上大学、上好大学的机会,实际上恐怕也要算是出身决定命运的一种表现。而这,是国家政策决定的。那么政策之外呢,就是这个“高考移民”——没有户籍,那就弄一个户籍;合法情况下弄不到,那就违法地干。而这整个过程,就生出两种“腐败”——其一是政策性歧视导致的,一种是个体违规导致的。而如果从他们的性质上看,应该都是——

违背教育公平的原则的。

那么,大家也就都明白了——这几十年来各地以改革名义搞得“各省高考独立命题”和各省严防“高考移民”的各种地方性政策法规,其实都是在政策层面上固化改革开放初期制定的全国性高考制度。而那个制度多有中国都明白——是只能维护省级以下的“高考”教育公平的。而全国范围内的“高考公平”实际上是实现不了的,反而倒是在不断地固化或者强化原有的制度性不公平。

这,恐怕才是问题的关键。

教育公平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用比较时兴的话说,这应该是关乎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