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小人物翻身屡遭挫折,手段下三滥却最后成功;周西成:结果最重要

2025-08-15 19:05 来源:网络 点击:

小人物翻身屡遭挫折,手段下三滥却最后成功;周西成:结果最重要

云中静月人物系列026

1912年,身为士兵的19岁贵州小子周西成向驻扎在贵阳的滇军撒了谎,说他是一名少尉,想要报考滇军在贵阳设立的讲武堂。

讲武堂这种机构开办起来很随意,都是面对现役军官开设的培训机构,周西成想进入,只能编造身份。

因为是滇军开办的,没人认识他,他这一骗,还成功了,至于为什么周西成的身份没有被识破,原因是在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黔军就出发去四川和湖南了,单单留下来一个标统(团长)刘显世,刘显世利用这个机会招来了滇军想要坐上贵州头把交椅,所以滇军一进来,在外的黔军也就逐渐瓦解了,而周西成就在这批外出援助的黔军里。

所以周西成就利用这个空档,钻进了刘显世的黔军队伍里,成了刘显世嫡系部队的一员。

当然了,他进的也不是黔军正规部队,而是黔军的巡防营,一种准军事组织,说白了就是刘显世系统的杂牌军,先当教习员,再当排长,后来巡防营转隶贵州陆军,从此在黔军里算是有了一个身份。

从这个事情也是体现出了周西成的一个特点:办事灵活,给杆就爬。

这个特点也是周西成最大的优势,在一干黔军大佬惨死之后,行伍出身的周西成成了名副其实的主宰贵州政权的大人物。

小人物要翻身

按照黔军在民国初期的发展史,其实本来没有什么周西成什么事,但是架不住周西成身上有三要素,就是:下手快,脑子活,会耍赖,但凡一个人有这么个特点,也就成功一半了。

周西成

周西成在黔军前期的事迹也是乏善可陈,护国战争的时候黔军跟着滇军去了四川,可是他就是个卖命的,真正的焦点都是军阀大佬之间相互交锋,打来打去,周西成就是个连长,他说话还没有那些大佬的屁响,还处在想出头但是没有机会的苦闷挣扎阶段。

从1912年到1917年这五年里,周西成跟着黔军到处跑,长时间驻扎在四川,当了官也不大,1917年7月的时候才是个副营长,虽然经历了护国和护法战争,黔军很强势,但是却始终没有周西成什么地位。

谁会看重一个不入流的角色呢?一个贵州桐梓行伍出身的军官,没有靠山,光这一条就已经让他出师不利,头顶上又没有军校光环加持,放在人群里都不会被看一眼。

小人物的奋斗都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1917年7月,川军和滇黔二军也是不对付,毕竟这些客军长期驻扎在四川不停地刮油水,川军他们就不顺眼,这是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双方大打出手,黔军没坚持住,也就溃散了。

那时候的黔军在四川数量不多,五六千人的样子,打了败仗,众人作鸟兽散,这就给了周西成一个机会,营长受伤去了重庆之后小周带着一个残破的营收容了好几百人并把他们带回了贵州,本来这下心想可算是当上营长了,谁知道却被老营长下山摘了桃。

成了光杆司令的营长应该是从没想过能再见到自己的部队,结果突然一下子冒出来几百人,火速回到贵州,被刘显世任命为营长。

周西成被任命为督队官,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气得周西成连军装都撕了,小人物终究是小人物,谁逮谁欺负。

这时候的黔军,是兴义系军阀统治时期,周西成是桐梓人,当然就混不开了,所以说,周西成其实是需要自己的团队的,比如,这个营其实就是周西成的班底了,老营长黄道彬也是桐梓人,二人合作还算愉快,因为周西成就这么一个大哥,只能跟着他混,等待时机。

黔军对于四川从来都是垂涎三尺,黔军依附滇军起家,靠着四川的地盘不断地壮大,只要四川一有什么风吹草动,黔军也是打着各种旗号就杀将过去,有战争,就有机会,1920年,黔军再次进入四川,这一次依旧是打着革命的旗号,讨伐对象成了熊克武。

这些事对于底层的周西成来说没有什么可以让他选择的,因为惊涛骇浪永远都是在海洋的表面,这期间黔军兴义系内部也是出现了夺权的浪潮,但是和周西成没有什么关系,黔军进入四川讨伐熊克武是一回事,占领重庆又是一回事,重庆对于黔军来说,就是他们的“外府”,他们的地盘,结果最重要,旗号什么的都无所谓。

这次战事让周西成终于当了营长,而黄道彬去了黔军司令部当副官,这一下,让周西成彻底可以施展拳脚了。

第一件事,就是发展团队,换成桐梓人。

毛光翔任命为副营长,刘森楷为六连长,江国潘为七连长,王家烈为八连长,这个就是桐梓系军人掌握贵州大权的基础班底。

王家烈

化身社会青年,就是混社会

黔军大佬在民国时期还是很有数量的,在1920年期间,何应钦、谷正伦等人都已经是黔军的旅长了,旅长是黔军中最为重要的职位,因为黔军最大只有师,可以这么说,一个师就是黔军的全部。

这时候的黔军大佬王文华、袁祖铭等人都是师长咖位的军阀大佬,从周西成掌握贵州军政大权的距离,还有六年,这六年里,一个小小的营长真的是掀起了巨大的能量。

周西成这人脑子活,而且还挺能打,他的部下都是贵州桐梓人,比如毛光翔是他的表弟又是他的妹夫,那时候军队只有靠这种关系才能维系的住,有了友情赞助,那么打仗自然也是不在话下。

周西成的命运变化来自于黔军内部的洗牌,也就是说,当兴义系军阀内部出现了裂缝之后,这才给了周西成一个机会。

在黔军总司令王文华被袁祖铭刺杀之后,黔军仅有的五个旅长开始了内部争斗,而被驱逐在外的大佬袁祖铭发动旧部,大有王者归来的意思。

袁祖铭是跟着刘显世起家的,当袁祖铭被王文华率领的兴义系新派军阀赶走的后,作为旧派的袁祖铭时刻关注着贵州政局,当袁祖铭的机会来临的时候,周西成也就机会来了。

周西成和袁祖铭不熟,周西成也只是需要大佬的矛盾制造出一个变天的机会。

袁祖铭也确实厉害,黔军五个旅就有三个旅支持袁祖铭,结局当然就很必然了,袁祖铭拿到了黔军军权,随之而来的就是拉拢和重组。

周西成所在第一旅就是这样,第一旅旅长和袁祖铭达成了一笔交易,旅长胡寿山(不是胡宗南)成为了“贵州军事善后督办”,这个职位就是可以做到重新组合黔军,因为是“善后”嘛。

没有站队的周西成成了团长,算是终于熬出来头。

周西成这人非常的鸡贼,同时也是迫于无奈,当黔军五个旅长相互夺权的时候,周西成没有处在漩涡之中,第二旅旅长谷正伦在1921年应孙中山号召进攻广西陆荣廷的时候,曾经把周西成营从第一旅借到了第二旅。

周西成表弟毛光翔

原因之一,就是能打,除了这个原因,谷正伦还有自己的一个想法,就是他还能利用这个机会吞并掉周西成的部队。

谷正伦人缘在黔军中并不好,手下团长彭汉章对他就很抵触,包括后来的王天培。

因为啥呢,谷正伦这帮人,都是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而王天培和彭汉章等人,都是国内军校毕业,受到士官系的排斥,所以对于这些留洋回来的人,他们非常的抵触。

包括周西成。

黔军内部分化非常的严重,利益团体丛生,在谷正伦拉拢周西成的时候,周西成拒绝了。

所以在袁祖铭回来取得黔军军权的时候,周西成没有什么影响,还升了官。

关于周西成从团长到旅长这段时期,实在是太过于复杂,主要是关键词就是杀来杀去,路线也是从贵州到四川,再从四川回贵州。

周西成在这里面充当了什么角色也不重要,就是在默默发展自己的队伍,他不是大佬,他只是经常趁着川黔打仗的时候从中占便宜。

而且一占就是大便宜。

川军天天打仗也算是众所周知的事件,当一件事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复杂的时候就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了,比如1922年,周西成在四川与其他川军军阀联合起来打熊克武,身为旅长的周西成被杨森安排坐镇后方。

这就是个机会——当杨森兵败之后周西成给他来了一个釜底抽薪:他把杨森的留守部下2000多人全给卷跑了。

这是个就属于落井下石了,应了那句话:下手快,脑子活,会耍赖。

周西成的发家算不上闷声发大财,也就是坑蒙拐骗偷,第一次是冒充身份进入讲武堂,第二次是笼络溃兵,第三次就是偷了杨森的兵。

于是乎,周西成手底下的营长例如王家烈等人原地就升了团长。

枭雄杨森不知道当时是不是想卸了周西成的一条腿,因为太气人了,这小子太不地道。

一个旅长就敢这么大胆?

胆子更大还在后面,而且这是他玩得最大的一次,既用了时间差,还把脸皮厚的特点发挥到极致。

年轻人太气盛

事情的起因还是因为黔军内部问题,这时候的滇军又回来了,因为袁祖铭在拿下大权后就忘了被王文华等人废黜的刘显世,所以刘显世再次找了他的好大哥——滇军,摆了一幅还乡团的姿态杀了过来。

袁祖铭打不过,就撤退到四川去了。

而惧怕杨森回来算账的周西成这次居然彻彻底底的扯虎皮拉大旗,在这个节骨眼上,自任黔军总司令进入黔北,他的目标就是趁着滇军主力进攻袁祖铭而下山摘桃。

而且周西成非常有想法:他谁都不投靠,自己要取得话语权,就想我的地盘我做主,这一年,也就是1923年,周西成刚满三十岁。

实在是太年轻了。

年轻人,所以就气盛。

滇军为了安抚在遵义的周西成,特地委任他为师长,可是周西成没有接受,滇军随即任命周西成为军长,周西成还是没有答应。

结果等滇军主力一回来,周西成突然发现自己好年轻,赶紧撤退了。

真是能屈能伸,占不到便宜马上撤退,一点都不犹豫,太社会了。

周西成从小喽啰变成了大混混,他是真的在混,他谁都跟,各种认大哥,回到四川后就联系熊克武,这中间很乱套,简言之,就是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总之杨森这块他是混不下去了。

杨森

周西成小人物出身,这次投靠川军后以客军身份当了师长,这中间就是不断地跳来跳去,帮过熊克武,也帮过袁祖铭,军阀习性在他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总之就是发展实力,其他一切都是手段。

被赶出贵州的袁祖铭虽然打不过滇军,但是在四川新手区可是当地一霸,对于周西成,他不能不关注,周西成到底也是黔军一脉。

混成大佬终于有了话语权

这时候的黔军,打来打去只剩下了袁祖铭和周西成两家,袁祖铭是大佬,大家都听他的,而周西成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野蛮生长。

两年前的周西成还只是一个团长,黔军总司令袁祖铭不会看周西成一眼,而两年以后,袁祖铭不得不抬眼看一下周西成,这个没事偷着乐的人,见缝就钻啊。

袁祖铭也知道了周西成不好对付,只能联合,而混社会对于周西成来说手到擒来,二人谈判过程可以说是相见恨晚,没有义结金兰,而是结成了亲家,周的女儿许配给袁的儿子(周西成女儿那时候才几岁?)。袁祖铭任命周西成为黔军第三师师长。

在那个年代军阀之间义结金兰是扯淡,兄弟该祭天还是要祭天的。

至此,周西成终于以黔军大佬的同盟军的姿态站在了黔军之巅。

身份地位有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搞关系。滇军任命他为军长,北洋政府任命他为贵州省省长,他混的是相当的巴适,虽然这些任命都是临时的,人家也只是意思意思,安抚一下,但是确实给足了周西成面子。

而袁祖铭虽然势力大,但是和滇军不对付,在重庆回不来。

到了1925年滇军在贵州横征暴敛后骑虎难下,只能和袁祖铭和解后退出贵州,周西成却割据黔北遵义等地区,因为滇军的原因没有进驻贵阳,周西成他进不去。

这个阶段是周西成洗白的阶段,虽然他的发家有些脸皮厚,但是他在地方上还是有一套的,袁祖铭派彭汉章接手贵州之后,彭汉章的政绩也是一团糟,和鸡贼的周西成相比简直是相形见绌。

1926年5月,永远处在战国时代的川军已经忍受不了黔军了,所以准备联合起来把黔军“礼送出境”,袁祖铭两头受气,四川待不下去,而他在贵州的势力还没有周西成大。

川军

自己在四川当贵州省长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为了安抚周西成,袁祖铭把省长让给了周西成。

至此,周西成入主贵阳,开始了桐梓系统治贵州的时代。

袁祖铭回不了贵州了,所以他和部下们一起,投靠了广州政府,准备开始北伐,后来的事情,我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创业成功却英年早逝

打工仔出身的周西成创业成功,年仅33岁,在黔军派系里,周西成的军纪算是可以的,而且洗白之后开始建设家乡,民生方面很有一套。

周西成的发家,其实不是因为打仗,而是靠钻营。

北伐后周西成部随即被老蒋任命为25军,这个军后来发展到了五个师,也就是大家了解的“双枪兵”,这支部队一直在贵州,直到继任的王家烈被解决后,才被肢解,融入了中央军。

在这之前贵州军阀大佬们在北伐中被老蒋和唐生智悉数解决,单单留下了周西成一脉以及袁祖铭残部组成的第43军。

北伐中的武汉和南京,皆是黔军的仇人,武汉唐生智干掉了袁祖铭,南京老蒋干掉了王天培,所以周西成觉得这两方都太危险,唯一能接触的,就是两广了,这让老蒋很是头疼,老蒋想染指贵州,却无从下手。直到红军长征时路过贵州而由薛岳领兵进入贵州拿下王家烈,算是兵不血刃。

1929年春天,得到滇军龙云支持的第43军李燊部进攻贵州,同时老蒋为了压服周西成,采取了支持龙云等人的态度,所以黔军旧将李燊挑战周西成贵州霸权,作战中周西成出了意外,被河水冲走,终年36岁。

当然了,他的继任者王家烈等人还是把李燊赶走了,至此,周西成的时代结束了。

周西成虽然是小人物混大的,其中有些手段非常的下三滥,但是在贵州省的历史上也算是有口皆碑,政绩还是挺不错的,毕竟每个人都有梦想,建设家乡,也是周西成的梦想。

小人物的成长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光辉的地方,有时候套路实在是下三滥,不过重要的一点,还是能忍耐,手速快,见缝插针,结果最重要,其他的只是吃相难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