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高密茂腔人的胸怀

2025-10-19 15:34 来源:网络 点击:

高密茂腔人的胸怀

高密茂腔人的胸怀

文/王金发

走在高密的大街小巷里,特别是盛夏季节,到处会有高密茂腔的曲调,飞进你的耳畔,进入尔的脑中。茂腔已成为高密人的娱乐大餐。

最近高密文坛上,原高密县化纤厂政工科宣传部郭宗利,一书两册巜红高粱在我心中》,由中国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在高密引起轰动。他在此书中,用相当大篇幅,介绍和颂扬了高密茂腔舞台上的台柱子,有宋群,商咏梅等,这两位演员,在高密茂腔舞台上可是大名鼎鼎,功名显赫。为弘扬高密的当家戏剧文化,立下汗马功劳。

特别宋群老师及一帮老高密茂腔人,如宋风江,高运资,高世清,李庆琴,蔡得花等,都为高密茂腔的发展,传承功劳可赞。宋群在七五年高密茂腔改为京剧后,他深有感触。

他的一个姊们住在文苑小区,一次我在登门拜访时,这个国家二级演员,谈起茂腔改京剧,他仍心有余悸,他说,闯荡多年的高密茂腔剧团,他不怵任何剧目剧种,就对样板戏京剧怵了筋。他说,当年唱样板戏,要担当政治责任,戏中一招一式,一句唱词一个演神,举手之间,一个微妙动作,都要求很严格。他说起演唱巜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折戏,就不知费了多大事,首先上下山的开场动作,在其中穿插的碰见八大金刚打虎等系列动作,不知练了有多少遍,再有唱腔表演,一个音符一个动作配合,那可要严格到位,不允许有半点马虎,如有差错,只好下课了之。因此他说,样板样板,没样那儿有板,我算服了样板戏的精益求精了。所以到七八年高密剧团茂腔又放下京剧,重拾茂腔老本行,使一帮老茂腔演员找回自我。武生夏国华周树喜一批小年轻跑龙套演员,从此远离茂腔剧团。

今日高密茂腔,一批新秀在经过培训会,活跃在舞台上,新生代新力量,高密茂腔未来可期,宋群等一批老者,无限欣慰,长江后浪推前浪,高密茂腔明天将唱响高密,为新时代现代化高密,增光添彩,前途光明!

[玫瑰][玫瑰][玫瑰][玫瑰][爱心][爱心]

壹点号 艺雪泓博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