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曹丕能成为曹操接班人最关键的一步——担任五官中郎将

2025-07-07 07:52 来源:网络 点击:

曹丕能成为曹操接班人最关键的一步——担任五官中郎将

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是其人生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具有深远的影响。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56岁的曹操在稳定统治北方多年后,开始考虑培养接班人。随即,曹操任命24岁的曹丕任五官中郎将,培养和锻炼他的综合能力,并为他未来继承大业做准备。

曹丕(公元187年—226年),字子桓,曹操的次子。五官中郎将主要负责统领皇帝的侍卫,是皇宫侍卫的主官,负责皇宫的安全和秩序维护。虽然五官中郎将的品级不高,但曹操给予了曹丕“低职高配”的特殊待遇,使得曹丕的职位远超一般的官员。曹丕通过担任五官中郎将,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政治地位,还为他在曹魏政权中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1.最初没有得到曹操的青睐

曹丕在担任五官中郎将之前,他并未得到曹操的重视和重用。在曹操众多的子嗣之中,先后出现于曹操视野里的接班人有四位:曹昂、曹冲、曹丕、曹植。

最初,曹操更倾向于立长子曹昂和“天才神童”曹冲为接班人,但随着建安二年(公元197年),曹昂战死;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冲病逝。此后接班人的人选只有曹丕、曹植两人了,虽然曹植的文学才华和政治能力出众,但在政治智慧和权谋方面不如曹丕。此外,曹植的军事能力较弱,而乱世重武。

曹丕文武双全、博览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早年便追随曹操征战,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展现出了胆魄和领导才能。曹丕的政治、军事和文学才能更为全面,最终曹操让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并为他未来的接班铺平道路。

曹丕代汉称帝后,平定了青州、徐州一带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充分得到历练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至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的六年间,曹丕作为五官中郎将,实际上是丞相(曹操)的副职,负责协助丞相处理政务。在曹操率军远征时,曹丕负责后方稳定,代理丞相府事务,此外,他还在邺城坐镇,管理地方事务。

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后,有机会正式、公开、正面接触世家大族和士族阶层,笼络士族,收买人心,形成利益集团,这为他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奠定了他在曹魏政权中的基础。此外,五官中郎将的职责也让他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政治才能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巩固了他的地位。

3.夺得世子之位

尽管与弟弟曹植发生了激烈的接班人之争,但曹丕通过担任五官中郎将,逐步在斗争中占据上风。曹丕通过创作和传播《典论》,宣扬“立嫡以长不以贤”的立嗣原则,试图说服曹植放弃接班人的争夺,这一策略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他在接班人争夺中的不利局面。虽然曹植凭借其文学才华和曹操的宠爱曾有机会成为接班人,但因性格和行为上的缺陷未能成功。

最终,曹丕运用各种策略,包括在曹操出征时表现出忠厚和孝顺,以及揭发对手的错误等手段,在司马懿、吴质、贾诩等大臣帮助下,在接班人的争夺中战胜了曹植。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30岁的曹丕被曹操立为魏王世子,正式确立了他的接班人地位。

总之,曹丕担任五官中郎将期间的表现非常出色,积累了丰富的政治和军事经验,不仅是他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也为他后续成为魏王乃至皇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曹”指曹操与其子曹丕、曹植的合称。因他们在文学上的成就,对当时的文坛很有影响,是建安文学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