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闽南风情:一代杰出高僧——弘一法师

2025-08-04 08:48 来源:网络 点击:

闽南风情:一代杰出高僧——弘一法师

弘一法师,即李叔同(1880-1942),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祖籍浙江,客居天津,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成为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杰出的高僧之一。弘一法师在艺术、文学、宗教等领域都有深厚的造诣和独到的见解,又在佛教界有着卓越的成就和贡献。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也充满了争议。出于仰慕,笔者大年初一与家人造访泉州开元寺,认真仔细参观了弘一法师纪念馆。

弘一法师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他早年曾在上海求学,结识了胡适、鲁迅等许多文化名人。受这些名人的影响,他对于传统的文化产生了怀疑和反感,转而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向往。他写过一篇文章《我在西湖出家》,直抒胸臆:“我一看到西湖的风景如此美丽,便想到佛教所讲的西方极乐世界,觉得人如果能在这样美丽的地方修身养性,才是真正的幸福。”后来,去了杭州虎跑寺出家,开始了他的佛教修行之路。他的出家选择也引起了一些争议和质疑。有人认为他背叛了世俗的家族和社会责任,而有些人则认为他是真正追求内心信仰和自由的勇士。

弘一法师师从禅宗大师虚云和尚。他在寺庙里刻苦修行,学习佛法,深入了解佛教的义理和修行方法。他曾多次闭关苦修,力求达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对于社会上的争议和质疑,弘一法师曾表示:“我出家是为了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净化,而不是为了逃避社会责任。”认为,“一个人的修行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他在修行的过程中积极推广佛教文化,还创办了“佛教养正院”,致力培养佛教人才。著有《佛法导论》、《心经密义》等许多佛教经典佳作,这些作品对后世佛教的发展颇具深远的影响力。

弘一法师除了在佛教界的贡献外,在艺术和文学领域也有着卓越的成就。他精通琴棋书画,尤其是书法作品“端正庄严、雄浑有力”,造诣颇深,被誉为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他还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生前组织学生演出的话剧,对中国话剧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弘一法师晚年选择在泉州这片土地上度过自己最后的岁月。在泉州,他积极倡导和实践佛教的慈悲与智慧,除了在寺庙中讲经说法,还亲自编辑、印制佛教经典,为佛教在泉州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他还创立了多所学校和书院,亲自编写教材、授课讲学,将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子,为泉州培养了大批优秀的人才。此外,他还积极参与泉州的慈善事业,为贫困百姓提供帮助和支持。

大师的才华和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泉州各界的文人墨客和社会名流。当地人有的拜在弘一法师的门下成为他的弟子,有的和他做朋友,与弘一法师密切交往,共同探讨佛学,交流心得。1942年10月2日,居于泉州温陵养老院的弘一法师身上出现些微疾病,6日断食,只饮水,7日写遗嘱,13日在大众念佛声中安详往生,时年六十三岁。

正如纪念馆在介绍弘一法师临终书写的“悲欣交集”所说的:大师走了,但他的人格魅力还在,如风常拂,如月明澈!本文也以此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