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朝鲜战争中的马克沁重机枪

2025-08-26 07:16 来源:网络 点击:

朝鲜战争中的马克沁重机枪

马克沁重机枪是由自动武器之父英国著名枪械设计师,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发明。马克沁在无烟火药研制中的巨大贡献,使他的机枪更具威力。一个多世纪过去了,马克沁设计的自动机构在许多现代机枪上也很少有改动依旧变化不大。



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在1882年开始设计自动武器机构,并于第二年1883年完成设计,同年这一自动机构在温彻斯特1866式步枪上使用取得了成功,迅速引起了整个欧洲的注意,并立即被应用到0.44英寸温彻斯特步枪上。在持续研究和改进下,第一台马克沁机枪于1884年被发明出来,后期经过不断改进后其威力被欧洲各国军方重视起来。



1893式马克沁机枪是世界上第一挺以火药燃气为能源完成自动循环的自动武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水冷式机枪。1891年,第一挺马克沁机枪试装英国军队,1893年后陆续装备英军,正规军每营装备2挺,取代了之前的加特林手摇式机枪,从此揭开了马克沁机枪装备世界各国军队的竞赛。1891年,英国殖民军在罗得西亚与祖鲁人发生战斗,一支50人英军小分队,用4挺马克沁重机枪击退5000名祖鲁人进攻,其中3000多名祖鲁人丧命。



1888年开始进入美国和中国,1899年,装备德国装甲部队,1912年装备土耳其军队,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中,各种型号的马克沁机枪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甚至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也被中国人民志愿军广泛应用。



马克沁中最著名的型号当属MG08马克沁重机枪,它是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生产并使用最广泛的一种重机枪,该枪还发展出了MG08/15、MG08/18等衍生型号。20世纪30年代中华民国在它的基础上开发出了二四式重机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的马克沁MG08创造了一天内就收割了英军6万人的记录,彻底终结了18世纪以来西方密集步枪兵方队人海战术冲锋的打法。甚至到了二战中,即便德军一线部队装备了更先进的MG-34和MG-42通用机枪,但由于产量有限,更多的马克沁MG08依然广泛在德军二线部队中服役。



马克沁MG08重机枪口径7.92mm,枪长1.175m,全重62kg(含枪架),枪身重26.4kg,枪管长0.719m,理论射速450发/分,250发布制弹链供弹,枪管采用水冷式降温方法,水冷套筒需装4公升的水。四脚架重达35.6kg,给予了枪身很好的稳定性。优点:射速快,射程远,射击精准度较高,杀伤力度大,操作简便、故障率低。缺点:耐寒性差,需要水源,分量重,不利于运动战和快速转移阵地。



马克沁重机枪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给联合国军造成了相当的杀伤,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作战不可或缺的重机枪。(新中国成立后,曾继续生产马克沁重机枪,直到1953年开始引进苏式武器和生产线后,才停止了马克沁重机枪的生产)

志愿军重机枪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