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第聂伯河会战!苏德400万人血腥厮杀,苏联5个方面军伤亡177万

2025-08-29 08:07 来源:网络 点击:

第聂伯河会战!苏德400万人血腥厮杀,苏联5个方面军伤亡177万

苏德战争中,强渡第聂伯河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战役。双方在第聂伯河附近集结了接近400万人的部队,展开了一场长达1400千米的激烈战斗。这场战役给苏联带来了巨大的伤亡,实际上,它是苏联整个二战中伤亡最严重的战役之一,涉及的5个方面军伤亡高达177万人左右。然而,从后续战局来看,可以认为苏军这次的伤亡是值得的。



1943年8月,德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遭受失败后,开始实施撤退并采取防守策略。苏联抓住了这个机会,积极追击。然而,德军依然保持了相当的战斗力,他们的撤退有条不紊,并未变成溃败,还展开了一系列的后卫和防御战。为了拖延苏联的进攻,德军在撤退前实施了焦土政策,摧毁了一切可以毁坏的设施。这导致苏军前进速度急剧下降,甚至不得不依赖卡车进行远程补给,因为铁路和桥梁都被炸毁了。因此,德军主力成功地渡过了第聂伯河,并准备在这自然屏障后筑起防线,守住乌克兰的西部地区,以制止苏联继续前进。



第聂伯河是苏联的母亲河,横跨整个乌克兰,河水宽广,河岸陡峭,可控制左岸。乌克兰以其丰富的资源而闻名,被誉为“欧洲的粮仓”和苏联的重要工业基地。因此,保住第聂伯河和乌克兰南部富饶地区对德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如果第聂伯河沿岸的阵地崩溃,将使德国失去乌克兰的粮食、克里沃罗热的铁矿、扎波罗热和尼科波尔的锰和有色金属,以及乌克兰的廉价劳动力。换句话说,失去乌克兰将意味着失去重要的原材料基地。希特勒曾表示:“第聂伯河是一道宽度在700至900米之间的巨大江河屏障,右岸是一系列坚不可摧的永久发射点,是攻不破的天然堡垒。除非第聂伯河水倒流,否则俄国人是克服不了它的。”同样,对于苏联来说,乌克兰也具有特殊意义,乌克兰是俄罗斯民族的发源地,第聂伯河则是俄罗斯民族的母亲河。苏联迫切需要夺回乌克兰,以弥补人力和工业能力的损失。苏联也清楚,如果德国人在第聂伯河右岸建立了坚固的工事,苏军很难突破第聂伯河的防线。因此,苏联军队在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后不久,就在尚未休整的情况下,发动了这场战役。由于后勤补给的问题,苏联的重型装备,特别是桥梁建设设备和登陆艇等,大部分都滞留在部队后方。因此,实际上苏军并没有为渡河做好充分准备,而且他们试图渡河并进攻河对岸的德军,而德军已经做好了充分准备,战斗异常激烈,伤亡特别惨重。因此,后人在提及这场战役时经常会使用“强渡”这个词来形容它的惨烈性质。



1943年8月,苏军发动了第聂伯河战役,由于协调不足,涉及的5个方面军并没有协同作战,而是分别按照各自的任务在不同地段展开进攻。这导致尽管有5个方面军从不同地段渡河,但缺乏彼此之间的协调,导致各方面军到达第聂伯河的时间不一致。这给了德军逐个击破的机会,也是苏军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由于德军炸毁了所有的桥梁,苏军的重型装备无法渡河,只能依靠步兵使用手工制作的木筏或者游泳渡河,建立桥头堡。一些方面军的渡河部队不得不在突然袭击下拼死抵抗,一步也不退却,因此德军认为“苏军的桥头堡只要建立起来就会战斗到最后,绝对不会被攻破”,这基本上是第聂伯河战役建立的口碑。然而,河的另一边的苏军虽然有装甲部队,但无法渡河支援,只能依靠炮兵和空军支援渡河部队。苏军在渡河和建立桥头堡方面做了巨大的努力,最终才稳定了局势。尽管这场战役伤亡惨重,但它成功地破坏了德军依赖第聂伯河建立防线的企图,为解放乌克兰全境打下了基础。这场战役也让苏军深刻认识到了渡河作战的重要性,后来在苏军的反攻战役中,渡河作战成为一种常见的战术。俄罗斯至今仍然高度重视舟桥部队,这也是因为欧洲地区河流众多,渡河作战一直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