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访长沙贾谊故居凭吊先人遗迹感悟历史沧桑有一天我们都将成为故事

2025-07-16 20:26 来源:网络 点击:

访长沙贾谊故居凭吊先人遗迹感悟历史沧桑有一天我们都将成为故事

贾谊故居座落在湖南长沙太平老街28号,离老街入口不远。

五年前中秋前几周去长沙出差,休息日一个人前往,当时故居开放时间为上午8:30-11:30,下午13:00-16:30,中午休息,周一闭馆。免费,用身份证等有效证件登记领取门票即可进入,我是下午1点后去的,人不多,不用排队,里面人也很少,很安静,如果是节假日,可能人会多些吧。

故居是一个面积不大的近似于四合院的宅子,也是一个祠殿一体的小型博物馆。

一进大门是一面影壁墙,书写着贾谊的生平及其故居的历史。

贾谊祖籍河南,洛阳孟津人,是西汉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于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4年在长沙任王太傅三年有余,曾居于此。

贾谊故居是湖湘文化的标志性文化遗产,不仅是这位奇才与湖湘文化渊源的见证,更是已然成为一张长沙的文化名片。

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贾谊故居为1996年在原址上修建,建筑物看上去还很新,但历经千年保存下来的出土文物却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原貌。

据史料记载,汉武帝时期,由皇帝敕命修缮贾谊故居,是第一次重修,此后的两千多年里,贾谊故居历经了约64次重修,最近的一次是在1998年。

明朝成化年间,长沙太守钱澍寻贾谊古井,募款修建贾太傅祠,这是贾谊故居第一次以祠宅合一的形制重修。

贾谊祠后建有大观楼,祠前有一口井,相传是贾谊所凿,称太傅井,井旁有一石床,为贾谊当年原物。宅前有两块碑石,左右各一,高约丈余,字迹剥蚀不可辨认。又有大柑一株,传为贾谊手植。

以上文物均毁于1938年“文夕”大火。后仅存太傅殿一座,祠正堂正壁上,刻有屈原像。古井尚在,古碑尚存,石床1958年被盗,旁另辟小巷,名为太傅里。

太傅里

古井

故居内贾谊井为目前我国保存最悠久的古井之一,历经二千多载岁月,至今井水清澈可见,井旁据说是贾谊亲手载的一颗桔子树,由于受泉水滋润,结的桔子味道特别香甜。

关于这口古井,西晋《湘水记》著:

“贾谊宅中有一井,谊所穿,极小而深,上敛下大,其状如壶。傍有一局脚石床,容一人坐,形流古制,相承云谊所坐。”

历代文人前来探它凭吊,写下众多对古井的叹咏,寄托对先人贾谊的怀念。亭柱有楹联: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诗句,故此井又名长怀井。

转过影壁墙,即是贾太傅祠,里面供奉着贾谊铜像及其著作。贾谊塑像裾席而坐,手握毛笔,凝神远望,似在思虑疾书。

塑像两旁墙上装饰《过秦论》竹简,《过秦论》是贾谊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分上中下三篇。竹简下面的玻璃柜内陈列着贾谊的研究著作,我知之甚少。

作为一名工科生,又从事着机械工艺工作,每天和图纸、设备、钢铁打交道,历史及人文知识欠缺得很,而这些对我却更具吸引力。于是,博物馆、故居、古城、古镇、古村等这些有故事的地方成了我了解历史的窗口。

走出太傅祠,进入中院,是太傅殿。殿内陈列着贾谊生平及思想介绍的相关文本物件,还有故居原址出土的文物古件。

走进殿内,慢慢地看,默默地读,对贾谊这位2000多年前命运多弉、英年早逝的少年天才心生惋惜与崇敬。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来凭吊这位英才吧。

贾谊画像

贾谊及其故居简介

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政论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贾谊的一系列政治主张、经济思想和文学著作对后世产生了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贾谊认为只偏重德治和法治都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因此,他力主推行“阳儒阴法”的治国模式。贾谊的主张成为我国历代统治者的治国方略。

贾谊维护国家统一,针对当时各诸侯国势力不断强大的局面,他提出了“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后来被汉武帝采纳。

贾谊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他指出“自古及今,凡与民为仇者,或迟可速,而民必胜之!”。还强调,“民之治乱在于吏”。贾谊主张重农抑商、国家垄断铸钱、矛民休息。

贾谊一生著有《治安策》、《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数十篇旷世宏文,开汉赋之先河,在我国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据说,司马迁对贾谊的英年早逝寄予同情,堪比屈原,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贾谊大事年表

曾国藩对贾谊著作的评价

毛主席对贾谊的咏怀

历代文人对贾谊及其故居的叹咏

历代文人题咏贾谊故宅甚多,最脍炙人口的莫过于唐人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贾谊论著各年代版本

贾谊著作收入当、现代教科书

贾谊故居清代平面图

长沙历史上影响贾谊故居的灾难事件

炭化木屑,为1996年贾谊故居汉代地层出土

绍兴贾氏宗祠瓦当,为绍兴贾谊后裔赠送

贾谊墓墓土,贾谊墓位于洛阳孟津上古村,被历代所保护,墓土为故居管理处采集供奉

洛阳孟津上古村贾谊墓出土筒瓦

贾谊故居遗址出土文物

画外音:陈列品全部在玻璃框和玻璃柜内,拍照时光线反射强烈,也无计可施,为了记录,就这样吧,拍出后发现有一种别样的效果,艺术无定式~

你们凑合着看吧

对贾谊及其故居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后,我们一起到寻秋草堂看看吧。

寻秋草堂是清以来,文人墨客凭吊贾谊之后,吟诗作画之处,游人亦在此饮茶休息。

走出太傅殿,便看到了寻秋草堂。草堂前有一石碑,上面题刻着贾谊的安邦治国之道:

“民之治乱在于吏,国之安危在于政。”

草堂内设古香古色,无可考证当年贾生所居之所是否如此布置。如今游人到此止步,不可进入,只能在门外参观。

进不了草堂,也没有茶喝,我们到旁边的陈列室看看吧——

该柱础为原故居大观楼遗物,系立柱之坚石,1938年,贾谊故居遭“文夕大火“焚毁,此柱被弃置于原太傅殿侧。看到它,我仿佛看到了一段历史:

“文夕大火”于1938年11月13日凌晨发生在长沙。

因应日寇的进犯,国民党当局采用焦土政策,制定了焚烧长沙的计划。但在计划正式实施之前,一系列偶然因素却让这场火灾变得完全不受控制,最终导致长沙30000多人丧生,全城90%以上的房屋被烧毁,经济损失约10亿元。

也让长沙与斯大林格勒、广岛和长崎一起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毁坏最严重的城市。是中国抗战史上与花园口决堤、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的三大惨案之一。

最后该到碑廊和古碑亭凭吊了,碑廊内陈列《古今名人咏贾诗选刻》及明清历次重修故居碑文。共有历代名人咏贾诗二十一首及明清重修故居碑文五篇。写到这儿,想加点照片说明下,却发现自己犯二,碑廊和碑亭的照片竟一张也没拍。是不是冥冥中要给自己留点念想,好借口下次再来,也给你们留点想象的空间,找个时间,亲自去凭吊吧。

时光飞逝,有一天我们都将成为故事,或许被记住,或许被遗忘。

小贴士:

贾谊故居附近景点(票价均为五年前,供参考):

杜甫江阁:894.1米,票价12元,园林仿古建筑,为纪念唐朝诗人杜甫所建。与橘子洲、岳麓山隔江相望,距天心阁不足1公里。

天心阁:1.3公里,进公园免费,进古城墙区门票32元,天心阁在里面

长沙简牍博物馆:1.4公里,免费,周二闭馆。汉代设计风格,借鉴了魏晋时期盛行的高台建筑形式,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一座集简牍收藏、保护、整理、研究和陈列展示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专题博物馆。

橘子洲:约1.4公里,免费,游览橘子洲景区,一般是步行,也可以乘坐景区内提供的电瓶车,20元/人(景区大门-主席像往返),景区大门内买票上车,电瓶车服务时间7:30-21:00。每年的5月1日-10月31日期间的每周六晚上,以及元旦、除夕和元宵,橘子洲都会举行烟花燃放活动。

张仲景祠:1.5公里,位于湖南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内,对人文历史感兴趣可以去看看。

白沙井:1.7公里,长沙城南的回龙山下西侧,天心阁东南方约1公里处。为一古井,号称长沙第一泉。

长沙市博物馆:1.8公里,免费,不过要在网上提前预约,周一闭馆。是原清水塘毛主席与杨开慧的故居。

新民学会旧址:1.9公里,免费,周一闭馆。岳麓山脚下,新民路那里,原会址于1938年毁于火,现存建筑为1984年重建。

天主教堂:2.1公里,正北街那边,始建于1901年,为湖南省内历史最悠久的近代教堂建筑。

基督教城北堂:2.2公里,正北街那边,原名中华基督教会永仁堂,是长沙市的一座古老教堂,现为长沙市基督教两会所在地。

湘江:2.4公里,湖南最大河流,为长江主要支流之一。长沙的母亲河。

田汉大剧院:2.4公里,据说主持人和演员基本是草根艺人,但表演功底都很好。有许多外国演员,还有舞蹈、唱歌、二人转,网上订票会便宜些。

麓山忠烈祠:2.6公里,在湖南师范大学校园内,建于民国28年(1939年),为纪念国民政府第四路军抗日阵亡将士而修建。

烈士公园:2.8公里,长沙市最大的公园,分纪念区、游览区和娱乐区三大部分。纪念区以1958年建成的烈士塔为中心,里面记载了很多湖南烈士先辈的光荣事迹,而且还展出有一些先辈的家书和用过的东西,一个缅怀革命先烈的地方。

湖南省博物馆:2.9公里,馆藏文物丰富,尤以马王堆汉墓文物、商周青铜器、楚文物等最具特色。我是在重修前去的,非常值得一去。

岳麓山:2.5—2.9公里,门票15元;云麓宫5元;麓山寺5元;鸟语林20元。

开放时间:08:30到17:00。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地。

岳麓书院:建于岳麓山上,古代汉族书院建筑,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来到岳麓山,一定要到岳麓书院看看。

第一师范:3.04公里,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前身为南宋时期张栻创办的长沙城南书院,学院有“千年学府、百年师范”的美誉。毛主席曾就读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