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社工是干啥的?社工的发展历史?内容比较多,建议收藏慢慢看

2025-07-31 20:47 来源:网络 点击:

社工是干啥的?社工的发展历史?内容比较多,建议收藏慢慢看

社工这个职业最近在网络上那可是热度爆棚,社工站更是火得 一塌糊涂

好多人都在琢磨,社工这活儿到底好不好干呀?

未来发展有没有前途呢?

其实啊,这就好比 盲人摸象”,每个人的体验和境遇都不同,别人说的只能当作参考,关键还得自己去摸索。

今天呢,咱们就来深挖一下社会工作和社工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社工发展:授人以渔理念的早期版本

咱们先把时光倒带回到 1601 年,那时英国颁布了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这部法律简直就是社会福利发展长河中的一座灯塔。

它主要传达了三个超级重要的理念:

其一,政府要勇挑救助贫困人群的重担,这就是说,在帮助穷人这件事上,政府得冲在前面,是当仁不让的主角;

其二,有劳动能力的乞丐就得干活,这其实就是现在流行的 授人以渔理念的早期版本,不能只是一味地施舍,得让他们自己掌握赚钱的本事;

其三,要有专业人士来从事济贫救困工作,这就为社工职业化悄悄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然而,时光流转,不到两百年后的 18 世纪 60 年代,

第一次工业革命呼啸而至,机器如洪水猛兽般取代了人力,

大批人瞬间失去了工作,没了收入,只能饿着肚子,失业、贫困、饥荒等问题

如 多米诺骨牌般接连倒下。

这时候,之前的济贫法和政府的救助手段都有点 力不从心了,

需要救助的人多得像天上的星星。

关键时刻,教徒们心怀慈悲,纷纷站了出来,开始发放面包救济穷人。

可是,没过几天,新问题就冒出来了,附近村子的穷人都闻风而来要面包。

这就引发了一个深刻的思考:面包到底怎样才能精准地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呢?

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必须得讲究方法。

于是,在宗教的感召下,许多人自发地走进贫困家庭,仔细了解他们的状况,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他们。

渐渐地,一些行之有效的助人技巧和知识就被摸索出来了,这就有点社工的模样了。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也开始掏钱聘请这些人专门从事这项工作。

岁月如梭,到了 1917 年,一位名叫 Mary Richmond 的美国人出版了一本名为《社会诊断》的书,这本书宛如一声惊雷,让社会工作瞬间 高大上起来,开始踏上专业化的征程。

书中提出要用研究、诊断、治疗等专业方法去帮助他人,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方法也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些专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人便被称为社会工作者,简称社工。

可别小瞧了社工,他们可不是简单的社区工作者,其工作领域那叫一个广泛,就像一片广阔的海洋,现在深圳都有 18 个社会工作专业领域在蓬勃发展呢,社区工作仅仅是其中的 沧海一粟”。

我国社工职业化进程

踏入 21 世纪,我国社工职业化发展迎来了几个关键的转折点。

2007 年,深圳重磅推出了 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加七文件,这份文件宛如一场及时雨,将社工稳稳地推上了专业化、职业化的 高速路”,

让社工在社会舞台上有了清晰的定位,真正站稳了脚跟。

各地后续出台的社工相关文件,大多都从深圳的这份文件中汲取了灵感,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017 年的广东 双百计划”(双百工程的前身)更是表现出色,

它像是一位勇敢的开拓者,

对政府直聘社工模式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深入探索,

如今各地建设社工站或多或少都从双百模式中获得了宝贵经验,

为社工事业的蓬勃发展开辟了崭新的天地。

再把目光聚焦到 2021 年,

关于加快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通知重磅发布,

明确了在十四五末要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的宏伟目标。

此后,社工在网络上的热度就像开了挂一样直线飙升,

大家时不时就能听到社工和社工站的相关消息。

不过呢,由于各地对社工的需求、定位以及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社工的发展状况就像参差不齐的牙齿,各有不同。

何种人适合社工岗位?火热的心

那么,到底什么样的人适合从事社工工作呢?

在我看来,首先要有一颗炽热的、真正想要改变服务对象命运的心,

就像燃烧的火焰,永不熄灭,

同时怀揣着让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坚定信念。

社工的工作可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候就像在荆棘丛中前行,

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但只要心中有这股信念的力量,

就能勇往直前,在社工这条充满挑战的道路上绽放光芒,

为社会的美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