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杭州这些潮流地标你知道吗?好city啊!

2025-08-13 15:37 来源:网络 点击:

杭州这些潮流地标你知道吗?好city啊!



随着杭州城市的发展
一些潮流地标也不断涌现
这些建筑不仅仅是
钢筋水泥的堆砌
更是艺术、时尚、文化
与生活的完美融合



潮起一江秋水,激荡万派涛声。杭州世纪中心,约310米双塔高楼,亦与两岸地标群一起,点亮诗画杭州,恭迎世界来贺。
@杭州世纪中心
杭州世纪中心为目前杭州第一高楼,被誉为代表新时代风貌、迎接八方来客的“杭州之门”。站在杭州世纪中心西塔顶层的停机坪上远眺,一条杭州城市新中轴清晰地展现在眼前:钱江南岸的绿地杭州世纪中心与区域内地铁上盖的五幢高楼形成“北斗七星”景观,与江对岸钱江新城的“日月同辉”建筑群遥相呼应,形成“七星拱月”的景观。



@杭州世纪中心
全玻璃幕墙曲线立面,玲珑剔透,直插云端。传承杭州自然美学,烟雨的绢白,莲花的润青,“绢白润青”主色调的灯光设计颇具水墨画意味,呼应了杭州优雅深厚的人文与历史底蕴,传递杭州韵味与中国风范。


@杭州世纪中心
作为城市新中心的地标性综合体,杭州世纪中心的拔地而起,不仅见证了钱江世纪城蓬勃绽放的建设历程,也见证了钱江两岸融合变迁的辉煌巨变,它的建成启用,标志着杭州钱塘江时代完成了超级地标群的最后一块拼图。


@杭州世纪中心



“玉琮出土,立于天地”,综合训练馆建筑外形以良渚文化的玉器代表——玉琮为设计理念,建筑外形简洁流畅,是全球最大的“玉琮”建筑。你也许见过它白天的样子,但你见过它晚上“系金腰带”并且“倒”入水中的样子吗?换个角度看“玉琮”,给我们带来了双倍的美。


@杭州奥体博览中心萧山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综合训练馆总高99.5米,地面共八层,每层容纳不同的运动场地。杭州亚运会期间,成为运动队员的训练基地。综合训练馆内部采用流动性的线条,大跨度结构使支柱避开活动区域,形成开放灵活的空间。


@杭州发布
综合训练馆采用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一览无余地展示室内的体育活动场景,使馆内与馆外进行活跃互动。毫无疑问,杭州奥体中心综合训练馆将成为杭州的又一“城市窗口”。


@一起建筑 RudyKu 摄
同时综合训练馆与奥体公园紧密衔接,地面花园与楼顶景观连为一体,实现了景观中穿梭漫步的效果。


@一起建筑 RudyKu 摄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以包豪斯研究院为基础,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兴建建筑面积为1.68万平方米的新型博物馆。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由1992年普利兹克奖得主阿尔瓦罗•西扎先生担任建筑设计师,是一个设计遗产和当代设计展示兼具的博物馆。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外立面采用了来自印度的红色阿格拉砂岩作覆层。一些平面,尤其是三角形结构的内部,覆盖白色大理石。框架采用铝和木材制成。一个垂直插入南部边界的白色混凝土结构作为公众游客的入口处。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博物馆入口处层高2米多,而大堂中央的高度有7米,走进大厅,视野豁然开阔。顶部用了透光玻璃,明媚的阳光倾泻而下。建筑师巧妙地通过巨型玻璃窗将外部空间的景色引入展厅之中,使充满张力的空间增强了趣味。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室内空间被延伸到建筑的外部,构建出一个个独立围合的空中庭院,使得博物馆的空间变化丰富无比。色彩上,印度红,大理石白,蓝天形成强烈对比,却又显得无比协调。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今年是杭州大剧院建立的20周年,2004年7月,杭州大剧院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个在当时举世无双的地标性建筑,与钱塘江、西湖构成了三点一线的格局。20年来,杭州大剧院诞生、成长、壮大,早已超越了“城市文化地标”的单纯定义,在钱塘江畔为杭州人民撑起一片丰满艺术的星辰。
杭州大剧院建设过程
(世界著名建筑设计大师卡洛斯·奥特提供)
杭州大剧院的平面为一个椭圆形,由一个双曲壳和一个倒圆锥体相交形成立体建筑外形,建筑方案采用了加拿大建筑师卡洛斯•奥特的设计弯若皓月,在城池的东面撑起一片丰满的艺术星辰,也意味着杭州文化硬件建设的一个突破性进展。



独特的建筑造型带来了全新的室内空间感受,在这里,直的、曲的、斜的、正的,大的、小的,高的、低的,相映成趣。轻盈空灵的钢结构楼梯点缀其间,空间层次极为丰富。



20年来,杭州大剧院始终与杭州这座城市发展同频共振,参与了包括B20杭州峰会、第三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部长论坛、“知味杭州”亚洲美食节、第十八届中国戏剧节、第五届中国歌剧节、杭州第19届亚运会配套活动等大型会议和活动在内的多个保障任务,彰显了城市文化地标的责任担当。
@杭州发布



良渚博物院,整体气质与良渚玉器的优雅、纯澈、沉静如出一脉。博物院的建筑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由英国设计师大卫·奇普菲尔德操刀设计,是座以“一把玉锥散落地面”为灵感的当代建筑。
@良渚文旅
博物院位于湖上,恰似一块璞玉,而良渚的玉石元素也随处可见,模仿玉琮形制的花坛更是点睛之笔,为博物院带来别样的趣味。



吴宁涛 摄
建筑本身跟整个美丽洲公园相融合,而整个公园的特点是水,博物馆的环境设计则尽量融入水的元素中。



动线设计蜿蜒曲折,馆内景观已经“不单纯”,而兼具了空间衔接的功能。四个建筑体高度错落, 形成独有的雕塑形式。简朴大气的建筑风格与良渚文化颇为契合,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


近期展览

良渚博物院30周年特展

展览简介:如果把良博看成一棵树,1994-2007年、2008-2018年、2019-2024年分别对应着它不同的生长阶段——根生、枝繁和叶茂,正是良博从萌芽到茁壮的生动写照。展览从博物馆基本职能出发,以学术研究、展览交流、社会教育、文化推广四个维度,记录不同阶段有关良博的重要事件,纵横时间、深度刻画良博的发展轨迹。
展览时间:2024.5.18—2024.10.31
展览地点:良渚博物院水庭院

时空交响

世界文化遗产在中国

展览简介:展览分为“启行”“繁花”“星辉”“笃行”四个单元,分别介绍中国加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的缘起和探索、中国历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经过、中国考古遗址类世界文化遗产介绍以及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后新成果。本次共有全国11处遗产地的45件文物精品陈列展示,有秦始皇陵的铜雁、丝绸之路的牵驼俑、乾隆皇帝的玉玺……带领我们跨越时空。
展览时间:2024.7.9—2024.10.31
展览地点:良渚博物院临展厅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别称“大屋顶”,位于杭州良渚文化村内,占地面积2万多平米,是良渚文化村“社区文化复兴”的标志之一,由普利兹克奖得主、日本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设计。


@大屋顶
该艺术中心以钢筋、水泥元素构筑成神秘的几何世界,把禁欲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抽象化的水、光、风打破了建筑与自然的封闭感,让空间变得通透起来。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由巨大的屋顶整体遮盖,建筑分三大功能区块,南侧为拥有美术馆功能的展示区,中间为拥有小剧场、书店、咖啡馆功能区块,北侧为文化互动空间。三栋建筑排列在大屋顶之下,呈三字型布局。


@大屋顶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立足于基层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每年举办300余场活动,吸引和邀请全世界各地艺术家来此创作、展览、演出、讲座等,现已成为杭州文化艺术地标性建筑。



近期展演

余秀华《后山花开》诗歌展

展览简介:这是一个伴随新诗集而生发的展览,爱与孤独、故乡与亲人、诗与酒、雨和雪、植物与花朵……这些余秀华诗歌中的一贯意象构成了展览的核心,但爱仍是其中最深的羁绊和最无可遮蔽的渴望,正如余秀华坦言新诗集依旧写的是“小情小爱”,“因为爱一直充盈着我的心”。
展览时间:2024.9.1—2024.10.8(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书馆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演出简介:孟京辉导演再度改编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维格的小说《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戏剧把茨威格整饬、细腻又充满暗涌的文字搅动得张力无限,混乱无序的生命力浓缩在24小时中,展示了时间压缩与坍缩的巨大威力。这段关于救赎、沉醉、爱的经历,每一场仅有一百余人得以体验,每一个夜晚,都巨细靡遗、无法复刻。端详一个孤独女人的心,正需要这样近切的距离、安静的人群与专注的目光。
演出时间:2024.9.26/27/28/29 19:30
演出地点: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大台阶



文末福利


杭州之门、“大莲花”“大金球”……
你印象最深刻的杭州潮流地标是哪个?


送上精美小礼品一份



同一ID每月仅有一次中奖机会,如有重复名单顺延


2024年9月21日中奖名单




恭喜 @百味人生 @借东风 @。 @香茶一杯 @April @北方狼 @佳佳 @扣儿 @香茶一杯 @皮卡皮卡鼠 10位朋友获得精美小礼品一份,请您在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0921+姓名+电话+地址”领奖哦~



来源 / 杭州文广旅游发布
编辑 版式 / 闻晨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