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呼和地标打卡 | 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

2025-08-15 19:14 来源:网络 点击:

呼和地标打卡 | 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

漠南第一府,绥远城将军衙署。

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31号,是依托清代绥远城将军衙署建立的一座古建类博物馆。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将军衙署博物院成立于1992年,位于绥远城将军衙署内,是一座集文物陈列、古建筑展示、地区历史宣传为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是由新旧两城组成,一座是明代时期蒙古族阿拉坦汗建的归化城,俗称旧城,另一座是清代乾隆时期建的绥远城,称为新城。

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为加强西北边防,奏准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 2.5 公里,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乾隆二年(1737 年)二月动工,乾隆四年六月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立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归化城土默特蒙古,调遣宣化大同二镇绿营官兵。将军衙署设于城内中心鼓楼西侧。

将军衙署作为绥远城将军办公衙门和生活府邸,是严格按照清代《大清会典》及八旗驻防城的要求营建的一品封疆大吏官式衙署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包括五进院落,由东西跨院及中间院落三部分组成。建筑风格严谨对称,府第正南端有一大照壁,东西为辕门,正门左右蹲立一对石狮,进门后有大堂、二堂,为绥远将军的办公地,三堂和四堂为将军的内寝,两侧为花园,共有各种用房130余间。将军衙署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制代表了这一历史阶段的营造规范制度和技术水平。绥远城将军衙署历经多次修缮,大致保持原有格局,中路主院建筑形制基本保持原状。

绥远城将军衙署作为绥远城统领满、蒙、汉八旗驻军及掌管西北军政的最高权力机构,也在绥远城告竣时落成。驻守在将军衙署的绥远将军,号为“建威将军”,拥有广泛的实权,除统帅绥远城的驻防八旗官兵、管理内蒙古西二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旗的蒙古王公、民众外,遇有战事,还具有调遣宣化、大同二镇(总兵)、节制沿边道、厅等权力。绥远将军乃属清廷一品封疆大吏,是以国家大帅的身份驻节在这里的。

从乾隆二年二月,驻守在山西右卫的建威将军王昌奉旨改驻绥远城起,到清末宣统末年最后一任将军堃岫被北洋军人张绍曾所取代止,将军衙署历时172年,清廷正式授封的绥远将军有78 任,均在此管理驻扎。

民国元年,北洋军人、二十师师长张绍曾被委任为绥远城将军,仍驻节衙署内。民国三年(1914年)改将军为都统,随之将军衙署改为“都统公署”。民国十七年(1928年),衙署为“临时区政府”占用。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置绥远省。衙署改牌绥远省政府。1937年10月,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由德王拼凑的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的军队占据绥远,衙署一度为伪政权属下“巴彦塔拉盟公署”占用,后又为伪“蒙疆联合政府”所占据。1945年后,绥远省政府再次迁回衙署。1949年9月19日,时任绥远省主席的董其武将军在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的帮助影响下,率领全体军政人员六万五千余人,宣告起义,绥远自此和平解放,这就是毛泽东主席所倡导的“绥远方式”。从1912年起到1949年短短三十七年中,先后有二任将军、十四任都统、一任区政府主席、二任省政府主席入主了这座官邸(日伪时未计)。绥远将军衙署自修建日起,一直是统治绥远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解放后,衙署为绥远省人民政府并内蒙古人民政府办公地,乌兰夫(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任主席。1985年,衙署交由内蒙古文化厅管理,为内蒙古文物考古所所使用。1992年,衙署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书画院暨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1997年,划归内蒙古博物馆。2002年,划归内蒙古文物交流中心,由将军衙署博物院和文物交流中心二机构合并管理、保护。2003年6月30日,将军衙署博物院对外正式开放。2006年5月25日,将军衙署与绥远城城墙被合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月10日进行揭牌仪式。2007年,内蒙古文物交流中心与清•将军衙署博物院正式合并,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3年1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评为AAA级旅游景区。

经过多次的维修改造,将军衙署于2017年7月31日重新面向社会试运行开放,重新开放的将军衙署占地2.64万平方米,以将军衙署为主体,以“绥远方式”纪念馆为辅助,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要基调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城市文物景观,再现了“漠南第一府”的恢弘景象。

绥远城将军衙署,从一建制到现在,已历经了近三个世纪的沧桑历史和政治风云的变化。绥远城将军衙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衙署,是国内同类衙署仅存的实例。建筑作为无言的史书,为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变迁,提供了丰富和珍贵的物证。同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重要的历史载体,将军衙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这就是内蒙古,这就是青城——呼和浩特,一座满载文化和历史的城市。欢迎高考结束后的你们做客青城,体会别样的历史风味。

爱心小贴士

1.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开放时间:

夏季8:00-19:00 冬季9:00-17:00

2.在景点出入口需要出示居民身份证,进行信息登记,大家参观的同时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3.内蒙古地区气候干燥,日光充足,紫外线强,请准备防晒措施,如太阳镜、防晒霜等。

4.游玩过程中请及时补充水分,以充足的体力参加旅游活动。

| 内容来源:“文旅青城”融媒体——微信团队

| 综合编辑:呼和浩特市旅游服务中心




漠南第一府,绥远城将军衙署。


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31号,是依托清代绥远城将军衙署建立的一座古建类博物馆。始建于清代乾隆二年(1737年),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将军衙署博物院成立于1992年,位于绥远城将军衙署内,是一座集文物陈列、古建筑展示、地区历史宣传为一体的多功能博物馆。



一座将军府,半部青城史。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是由新旧两城组成,一座是明代时期蒙古族阿拉坦汗建的归化城,俗称旧城,另一座是清代乾隆时期建的绥远城,称为新城。



清雍正十三年(1735 年),为加强西北边防,奏准在呼和浩特旧城(归化城)东北 2.5 公里,另筑驻屯满洲八旗官兵的新城。乾隆二年(1737 年)二月动工,乾隆四年六月建成,命名为绥远城。设立绥远将军统领,并管辖漠南蒙古王公、归化城土默特蒙古,调遣宣化大同二镇绿营官兵。将军衙署设于城内中心鼓楼西侧。


将军衙署作为绥远城将军办公衙门和生活府邸,是严格按照清代《大清会典》及八旗驻防城的要求营建的一品封疆大吏官式衙署建筑群。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三万平方米,包括五进院落,由东西跨院及中间院落三部分组成。建筑风格严谨对称,府第正南端有一大照壁,东西为辕门,正门左右蹲立一对石狮,进门后有大堂、二堂,为绥远将军的办公地,三堂和四堂为将军的内寝,两侧为花园,共有各种用房130余间。将军衙署的建筑布局、结构、形制代表了这一历史阶段的营造规范制度和技术水平。绥远城将军衙署历经多次修缮,大致保持原有格局,中路主院建筑形制基本保持原状。




绥远城将军衙署作为绥远城统领满、蒙、汉八旗驻军及掌管西北军政的最高权力机构,也在绥远城告竣时落成。驻守在将军衙署的绥远将军,号为“建威将军”,拥有广泛的实权,除统帅绥远城的驻防八旗官兵、管理内蒙古西二盟(伊克昭盟、乌兰察布盟)旗的蒙古王公、民众外,遇有战事,还具有调遣宣化、大同二镇(总兵)、节制沿边道、厅等权力。绥远将军乃属清廷一品封疆大吏,是以国家大帅的身份驻节在这里的。


从乾隆二年二月,驻守在山西右卫的建威将军王昌奉旨改驻绥远城起,到清末宣统末年最后一任将军堃岫被北洋军人张绍曾所取代止,将军衙署历时172年,清廷正式授封的绥远将军有78 任,均在此管理驻扎。




民国元年,北洋军人、二十师师长张绍曾被委任为绥远城将军,仍驻节衙署内。民国三年(1914年)改将军为都统,随之将军衙署改为“都统公署”。民国十七年(1928年),衙署为“临时区政府”占用。民国十八年(1929年)设置绥远省。衙署改牌绥远省政府。1937年10月,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由德王拼凑的伪“蒙古联盟自治政府”的军队占据绥远,衙署一度为伪政权属下“巴彦塔拉盟公署”占用,后又为伪“蒙疆联合政府”所占据。1945年后,绥远省政府再次迁回衙署。1949年9月19日,时任绥远省主席的董其武将军在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的帮助影响下,率领全体军政人员六万五千余人,宣告起义,绥远自此和平解放,这就是毛泽东主席所倡导的“绥远方式”。从1912年起到1949年短短三十七年中,先后有二任将军、十四任都统、一任区政府主席、二任省政府主席入主了这座官邸(日伪时未计)。绥远将军衙署自修建日起,一直是统治绥远地区的政治军事中心。解放后,衙署为绥远省人民政府并内蒙古人民政府办公地,乌兰夫(1955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任主席。1985年,衙署交由内蒙古文化厅管理,为内蒙古文物考古所所使用。1992年,衙署成立内蒙古自治区书画院暨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1997年,划归内蒙古博物馆。2002年,划归内蒙古文物交流中心,由将军衙署博物院和文物交流中心二机构合并管理、保护。2003年6月30日,将军衙署博物院对外正式开放。2006年5月25日,将军衙署与绥远城城墙被合并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月10日进行揭牌仪式。2007年,内蒙古文物交流中心与清•将军衙署博物院正式合并,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将军衙署博物院。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2013年12月,被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评为AAA级旅游景区。



经过多次的维修改造,将军衙署于2017年7月31日重新面向社会试运行开放,重新开放的将军衙署占地2.64万平方米,以将军衙署为主体,以“绥远方式”纪念馆为辅助,以清代建筑风格为主要基调的基础设施完善配套的城市文物景观,再现了“漠南第一府”的恢弘景象。


绥远城将军衙署,从一建制到现在,已历经了近三个世纪的沧桑历史和政治风云的变化。绥远城将军衙署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地位等级最高的清代边疆驻防将军衙署,是国内同类衙署仅存的实例。建筑作为无言的史书,为我们了解不同历史时期发生的变迁,提供了丰富和珍贵的物证。同时,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重要的历史载体,将军衙署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这就是内蒙古,这就是青城——呼和浩特,一座满载文化和历史的城市。欢迎高考结束后的你们做客青城,体会别样的历史风味。


爱心小贴士

1.内蒙古将军衙署博物院开放时间:

夏季8:00-19:00 冬季9:00-17:00

2.在景点出入口需要出示居民身份证,进行信息登记,大家参观的同时也要做好个人防护。

3.内蒙古地区气候干燥,日光充足,紫外线强,请准备防晒措施,如太阳镜、防晒霜等。

4.游玩过程中请及时补充水分,以充足的体力参加旅游活动。









| 内容来源:“文旅青城”融媒体——微信团队

| 综合编辑:呼和浩特市旅游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