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铁道游击队》政委李正的原型系兰陵镇沈坊前人杜季伟

2025-10-01 04:33 来源:网络 点击:

《铁道游击队》政委李正的原型系兰陵镇沈坊前人杜季伟

《铁道游击队》政委李正的原型系兰陵镇沈坊前人杜季伟

《铁道游击队》小说和电影中,政委李正是个光辉形象。他一出场,英俊潇洒的外形,加上他坚定、正派的品格,宽容、公正的办事方式,很好地展现了我党对一支刚刚建立起来的抗日队伍呕心沥血的改造、锻炼、领导其成长过程。

电影《铁道游击队》中政委李正的形象

《铁道游击队》小说作者刘知侠在采访里说,他是这样塑造李正的:“小说中具有重要位置的‘李正’形象,我是以杜季伟的事迹为主,结合后来几位政委的特点,塑造了李正这个政委形象的。”

杜季伟

杜季伟 (1911—1983)原名杜成德,兄弟排行第四。兰陵县兰陵镇沈坊前村人,贫农家庭出身,自幼刻苦求知,九岁入小学,14岁跟父母离家逃荒,三年多才回乡。因中途退学又在18岁插班入高小读书,1929年7月,考入山东省立临沂第三乡村师范学习。在此期间,还因家中贫寒而多次得本村绅士沈佑真先生资助。乡师四年毕业后,回本村教小学,业余练习书画,后去文峰小学教高小一年级。1938年3月,日寇侵入鲁南时,由宋宜安介绍参加了革命,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1940年2月,杜季伟从苏鲁支队第二大队副教导员抽调担任铁道游击队政治委员,化名刘鹤亭在义和炭场任管账先生。与队员们吃住在一起的杜季伟,根据铁道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开展说服教育工作。经过两个多月的说服教育,铁道队在日常生活作风方面有了较大好转,杜季伟先后吸收了曹德清、赵永泉、徐广田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建立了党支部。从此之后,共产党员成了铁道队的中坚力量,队员中打架斗殴、喝酒、赌博现象大大减少。

杜季伟在炭厂以账房先生身份作掩护时使用的算盘(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铁道队成立后,为提高每次行动的成功率,自然会周密安排、合理调配人员,担任侦察的、扒车的、掩护的、运输的……每一步都要精心策划,行动的效率大大提高,队员们也由衷感受到了组织的重要性。在杜季伟的领导下,铁道游击队先后组织了二袭洋行、截票车、配合百团大战、袭杀高岗等一些战斗。

1944年1月,杜季伟奉命调任中共枣庄工委书记。1947年1月,鲁南战役前夕,枣庄工人支队改编为鲁南军区特务团,杜季伟升任团政治委员。1948年3月后,杜季伟改任中共凫山县委书记兼县大队政委,同年8月,又调回部队,先后任二十一团和徐州警备第一团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杜季伟又调任鲁中南尼山军分区政治部主任。1949年12月,他奉命率队到战斗过两三年的微山湖区剿匪,并兼任中共湖区工委书记、湖区办事处主任和湖区剿匪指挥部副政委等职。1952年4月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十二师副政委、政委和炮五师政委、济南军区炮兵副政委等职。1981年6月,离职休养。晚年的杜季伟积极关心和支持党史工作,撰写了许多颇有历史价值的革命回忆录。1983年7月,他被中共枣庄市委党史征集研究委员会聘为特邀顾问。同年8月,因病逝世于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