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法理学篇之法律权利

2025-09-14 11:05 来源:网络 点击:

法理学篇之法律权利

前言:本章节将用枯燥的法理学知识与中国社会时政结合起来展开论述,开拓你的思维方式。

法律权利

法律权利即法律规定的自由,其特点在于:

1.法定性:法律权利是由法律加以规定或保护的那部分权利。法律权利的受保护力度更大,普通权利受到侵害,一般而言,法院不会介入。

2.自主性和利益性:法律权利具有自主性,权利人可以放弃。(不能强迫)

3.关联性:权利与义务相关联。权利的行使离不开义务人的保障,享有权利的同时要履行义务(特定人有配合的义务,但是不影响他人)

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不得以不正当的方式行使权利,从而损害其他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

中国《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我国民法总则第132条也规定:民事主体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论述与案例

1882年帕尔默用毒药杀死了自己的祖父,他祖父之前曾立遗嘱给他留下大笔遗产。帕尔默因故意杀人罪被法庭判处刑罚,关于帕尔默是否享有继承遗产的权利,甲法官认为,遗嘱有效,帕尔默为继承人,就应当享有合法权利。乙法官认为,法律的真实含义,要看立法者意图,显然是不会让杀人犯去继承遗产。正如古老的法谚所云,“任何人不能从其自身的过错中受益。

问题:你支持哪位法官的观点,并进行论述。

答题参考

支持甲法官观点:

首先法律规则有明显的逻辑结构,他的规定也是明确具体的,并且他应当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中,在本案中法官应坚持用法律规则判案,法律若没有明文规定剥夺帕尔默的继承权,他就应当有权得到按照继承所得财产。其次,按照法律规则判案,有利于维护法律的秩序,秩序价值是法律的一种稳定状态,也是法的基础价值。最后根据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分析法学派认为,以“权威性”制定作为法德首要因素,这也为法官的判决提供了理论支持。

支持乙法官的观点:

法律原则不仅关注行为和条件的共性,还关注他们的个别性,他不以全有全无的方式应用于个案中,在本案中我们应该看到当中的个别性,如果仅用法律规则判案,会违背个案正义。其次,按照正义的价值,正义应内在于法律,也是评价法律善恶的标准,所以在适用法律判决的过程中,应体现正义的价值,不应当让杀人犯继承财产。最后,乙法官的判决,也符合非实证主义法学派的观点,自然法学派认为,道德是法德必要因素,乙法官的判决符合道德与正义,应当予以支持。

欢迎关注和转发,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