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图金 > 杂谈 > 正文

​奤火了后,奀、躷、髞这些神奇字也蠢蠢欲动!

2025-09-18 08:40 来源:网络 点击:

奤火了后,奀、躷、髞这些神奇字也蠢蠢欲动!

文丨小童

近几年,越来越多画风清奇的方言文字,加入了“网红”的行列。比如:北京方言“尜”,吴语方言“覅”,以及客家方言“眅”等等。

/释义:一种儿童玩具;两头尖,中间大。/

/释义:白眼;转眼看/

今天,文字君(微信:zimeiti-sogou)就要来跟大家一起认识一下,方言中那些形容人的体型相貌、嘲讽意味极强的汉字。

髞(sào)是冀鲁一带的方言。形容人个儿高。举个栗子,来自河北深县的迷妹提起自己爱豆时可能会这样说:

闽语中,也有一个形容身高的字:

这个字读作lào。至于含义,相信大家已经看出来了……

既然身材高挑就是“身长”,那么个头不高呢?

答:不长。(如下图)

这字属于吴语方言,表示个头矮,而且连读音都是ǎi。是不是很好猜?

那么大家再来猜猜这俩字——

一个“身小”,一个“不大”,两个字都透着一股小可怜的气息。是的,你没有想错,这俩字都是指人身材瘦小

/最近这天气,瘦子应该都快被风吹走了吧/

第一个是西南官话中的方言字,在四川《南川县志》中就曾有记载。而奀(ēn)则是粤语中的方言字,粤语发音类似于“能”。例如,“奀仔”意思就是身材瘦小的孩子

/电影《澳门风云》中的“奀妹”/

看完了瘦小,我们来看点“沉重”的。

看到这仨字共同的“肉月旁”,相信你已经猜到是什么意思了。在这样的大风天气,这是最保暖最安全的体型了。

接下来这几个字就不大好猜了。来来来,别管啥意思,先跟文字君一起大声朗读三遍——

/附送四位女神/

其实哩,这四个字都是形容人长得美,漂亮

那么,方言又是怎么形容人长得比较抱歉的呢?

肸(xī)、䫈(cén)、媸(chī)、䫶(fán),分别是吴语、冀鲁官话、胶辽官话、西南官话中“貌丑”的意思

/实在不想举貌丑的例子,大家就看字学习一下吧/

下面要讲的几个字就比较脸熟了。没错,它们的含义跟你想的一样:脸大。

这仨字也是早已迈入了“网红”圈的方言字。

有意思的是,在北京还有个叫奤夿屯的地方。

不过,这里的“奤”不读pò,而读。奤夿也不是脸大的意思,而是蒙古语的音译,原意为“河边”

上面这俩字读作chuí和yāo。分别是闽语和吴语中对额头大的形容。后者在表示额大的同时,还多一层面部凹的意思。就像历史书中曾经给我们留下童年阴影的这张图:

最后,再来说一说方言中关于须发的奇葩字。

下面这个字的读音是nào,中原官话,形容腮颊多胡须

再下面这两个字都是秃顶的意思,分别来自中原官话和赣语。

鬅(péng)、鬖(sān)、鬈(quán),分别表示头发蓬松、头发散乱、以及头发卷曲。 关于这三个字,文字君就用阿拉蕾的发型来举例子啦,大家大概感受一下:

你还知道哪些和身体有关的方言词,来评论里留言让大家一起涨涨姿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