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捞局有多强?让韩国犯了难的世越号,中国20小时搞定
中国打捞局有多强?让韩国犯了难的世越号,中国20小时搞定
在韩国提到海难,想必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想起了“世越号”,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让这艘巨轮沉入海底?
而韩国对于如何打捞这艘沉在海底45米,总重量将近1万吨的“世越号”一直束手无策,关键时刻中国上海打捞局迎难而上,将其成功打捞上岸。
那么我国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世越号”原名叫做“波之上号”,曾经是一艘日本的船只,全长146.6米,宽22米,高14米。
该船早在1994年就开始投入使用了,并在2012年转卖给了韩国,之后韩国对其进行改造并交由清海镇航运公司负责运营。
但是仅仅运营一年,就发生了重大事故,2014年4月16日,这艘载有476人的“世越号”客轮沉没,300多人遇难,遇难的人员中高中生了占大多数,一时之间该事件受到了各国人民广泛的关注。
“世越号”原计划是要从仁川港出发,于当日十一点左右到达济州岛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惨剧的发生呢?
首先,“世越号”的整体结构就存在一定的弱点,它是一艘滚装船,何为滚装船呢?
这种类型的船只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会用下面的货舱装载一些客车或者货车,而上面的甲板舱则用于运载乘客,整体的层数也是相对比较多的。
正是因为下层要给那些车辆预留一定的活动空间,便没有设计横舱壁,舱内支柱也是能少则少,这样就导致整个船只的结构强度和抗沉性大打折扣了。
还有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下部的货舱空间大,而上部的甲板舱空间较小,导致了整条船的重心有所上移,加剧了船舶的不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各甲板的强度。
据悉,“世越号”所属的船务公司就曾为了扩大载重量而改装船体,从而破坏了船体的稳定性。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当时“世越号”载有3606吨重的货物和汽车,是规定最大载货量的3倍。
该船还随意堆放货物,导致船只左右两边的重量不平衡。
与此同时,“世越号”为了保证乘客乘坐的舒适性和时尚性,在内部结构划分上,没有合理地进行划分,设置了太多的功能区域,并且没有很好的预留出足够空间的逃生通道。
降低了风险来临时人们的逃生速度,大大加重了本次海难人员伤亡。
根据一名幸存的乘客回忆,“世越号”在航行的过程中曾经出现过剧烈转向的动作。
由于它的货舱装载了各种汽车、货车以及货物。
如有操作不熟练的舵手突然进行转弯的话,这些货舱的货物就会发生定向移动,从而改变船舶的重心和稳心。
一般来说,如果船在航行的过程中,只要纵向或横向的倾角不大于某一个设计角度,它是可以回复到平稳状态的。
但是一旦受到某种外部力量的剧烈冲击或者是内部左右重量不平衡的话,会导致重心与稳心不在一线上,且产生超过设计规定的力矩时,到那时船舶就有可能发生倾覆。
据悉,滚装船在总体设计时都十分重视车辆、重物的系固设计和计算,不仅车辆甲板表面要做好防滑处理,还要有足够的压载水舱,确保其良好的稳态和稳性,严格控制吃水,避免发生严重的纵倾或横倾。
而当时“世越号”已经服役将近20年了,设备多多少少都有些老化了,因此在发生剧烈转向时,发生侧翻的可能性也会有所增加。
其次就是2014年的4月16日,“世越号”所航行的海域上面雾气缭绕,当天许多船只都选择停在了港湾,而“世越号”却选择了更换航行路线前往目的地,本来在迷雾中行驶就很危险了,它还选择了一条陌生的航行路线。
出事的地方虽然离韩国本土很近,但是附近的岛屿众多,海事状况较为复杂。
“世越号”当时的选择可以说是兵行险招了。
值得一提的是,“世越号”是由一家已经破产的海运公司提供早已退役的邮轮,而且船只也经过改造加高,已经违反了韩国的出海规则。
让人十分震惊的是,在发生事故后,本应该积极参加救助的船员和船长却抢先使用了救生艇,只顾自己逃生。
而船上的广播却还在播放着“大家不要动,原地待命”的指令,船上乘客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积极配合,才丧失了宝贵的逃生时间。
随着船只内部进水量的不断增加,倾斜程度也越来越大,船上的电力系统陷入了崩溃的状态,应急通道的指示灯也是漆黑一片,加上乘客对船舶内部复杂的布局和结构完全不熟悉,导致他们被困在了船里。
就在一个学生在给父母发着救命信息的时候,韩国的YTND电视台竟然发布了虚假消息,声称船上人员已经全部救出,误导了人们对于这件事情的判断。
最让人痛心的是,还有一些亲属赶到岸边惴惴不安地等着与亲人见面,但是最后他们却亲眼看着“世越号”慢慢下沉,无能为力。
也许若不是海警,救援队和政府的缓慢反应,甚至还有一些工作人员对于民间救援团队的阻止,可能会有更多鲜活的生命被拯救,而这次的事件的负面影响也会小一点。
在2015年4月,由于该事件造成的社会影响实在太大了,韩国政府迫于压力,正式决定打捞这艘船。
虽然韩国的造船业在世界上是数一数二的,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打捞经验。
于是选择对外公开竞标。
在激烈的竞争中,国内上海打捞局凭借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技术竞标成功,签订订单为5亿元。
为什么说国内上海打捞局的经验丰富呢?
上海打捞局成立于1951年8月,是目前中国最大的抢险救助打捞专业单位之一。
一共有652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40余艘各类拖轮和特种船舶。
历年来总共救助打捞各类遇险船舶、沉船沉物等障碍物2千余艘,援救各类遇险人员2万多名,应急清除海上污染源和化学品2万余吨。
就在2015年7月的时候,上海打捞局还参与“东方之星”号客轮的搜救打捞任务。因此上海打捞局的专业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世越号”的打捞难度也是不容小视的,这首先韩国政府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它要求保证沉船的原始状态,还需保护好死者的遗骸,因此我国只能采用倾斜90度的方式进行打捞。
其次“世越号”的重量其实是比韩国提供的纸面数据要重上很多的,所描述的船体重心位置也是有偏差的。
此外,韩国告知我国“世越号”所在位置的海底是淤泥石子,但是等我们实际操作的时候才发现是岩石层。
韩国当地的天气也是变化多端,夏季台风频发,冬季又有冷空气过境,所在的海域水流较湍急,潮汐复杂多变,水下的能见度也很差。
正是因为这些恶劣的天气和不确定的工程因素,这个项目的打捞时长无奈只能在原有的期限上延长了八个多月。
难度的上升也就意味着上海打捞局需要做出更大的努力才能胜任,在整个项目期间,上海打捞局共有350名工程员工在现场作业。
这些工作人员非常辛苦,三个月才能上岸一次,而他们上岸并非是为了休息,而是为了要重新办理签证,甚至有些工作人员连韩国的陆地都没踏上去过。
最辛苦的当属那些潜水员了,为了要更好更快地探清楚海底的情况,他们只能24小时三班倒地在海底作业。
根据有关数据显示:此次的打捞项目,总共投入作业船3000多艘,施工人员2170人次,潜水的作业人员超过6000人次,水下作业时间将近13000小时。
中国到底做出多少的努力,想必韩国自己是最心知肚明的。
那么上海打捞局又怎么将这艘船打捞上岸的呢?
第一步就是要确定位置和得出一些准确数据,上海打捞局决定由大体到各个详细位置循序地进行探测。
通过多波束水下扫描设备,进行精密的水下探测,确定了船的大致位置,与此同时,还得出了“世越号”的三维图像。
之后开始向水下投放机器人,对沉船的各个位置做一个初步的预测。
最后再由潜水员下水进行详细的位置探测,为了尽快解决这一问题,我国把下水人员分成三批,保证不间断进行。
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在沉船的位置固定一个工作的船只,然后建立一个下潜绳索,让潜水员沿着这条固定通道对着全船的整体情况做一个全面的探测。
第二步就是要减轻船只的重量,先让潜水员找到油料箱,然后在适当的位置开个孔,将里面剩余的燃料油抽出。
“世越号”油料箱里面的燃料油重达170余吨,将燃料油抽出不仅能减轻重量,还能避免作业的过程中石油泄漏对海洋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之后再给“世越号”的各个窗口安装上安全网,防止在吊运的过程中,会有部分的物体掉落,这个过程还是有一点难度的,因为“世越号”是侧沉,所以潜水员需要从船体的内部进入,先将另一侧的窗口先封上,之后再依次密封其他的窗口。
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清理船体尾部的泥沙并在下面加装一层安全网,最后找到密封船只内部和储水罐的通风口,选择恰当的位置钻孔,然后通过高压注汽,将里面的水排出,进一步减轻船的整体重量。
最后就是要在船的上方置入气囊,增加船只的浮力。
通过运输船在“世越号”的上游和下游分别布置一个大网。
在船头两侧安装缆绳,通过吊船将船只略微吊起一定的高度后把拖底的钢梁放在下面,以便于放置吊索。
固定吊索之后通过大型起重机将船从海底吊出移动到安全的位置,然后放置在上浮式的船坞内,等船坞慢慢浮出水面之后,再将它拖进半潜船,利用拖船将船坞拖回岸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我国派出了白色马林鱼号将这艘船送回。
送回的时长原来计划是要8个小时的,而最后仅用了7个小时。
到达岸边之后再将其吊放上岸,这样整个打捞工作就顺利完成了。
“白色马林鱼号”是中国当时建造的最大半潜船。
由中国广船国际建造的,而运营则是交给了全球首屈一指的半潜船巨头道克维斯公司负责。
“白色马林鱼号”的最大距力高达7.2万吨,全长为216米,宽为63米,其中甲板的长度为197米,货运甲板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从主甲板到驾驶室的高度为36米,相当于近13层楼的高度,它的动力为两部5200瓦的电力推进系统和一部8500瓦的涡轮增压中速柴油机,巡航速度为10.9节,最高航速可达到14.3节。
因此“白色马林鱼号”运载能力是十分强大。
近几年中国也在不断地向半潜船大国迈进。
2016年十万吨级的“新光华号”半潜船建成服役,它仍然由广船国际建造,是世界上第二大半潜船。
“世越号”的打捞难度和时长堪称是世界级别的,它的成功打捞不仅让韩国民众的心里感到了一丝安慰,也进一步向世界展现出了中国在打捞船只方面的能力,尤其是在半潜船方面的造诣。
相信通过不断地积累建造经验和技术,我国一定会成为全球领军型的半潜船建造大国。
-
- 盘点那些年LOL美女解说主持,有人风光无限?有人销声匿迹?
-
2025-10-12 16:58:40
-
- 通过女主苔丝的经历,向大众展现出,一个纯真勇敢的悲剧女性形象
-
2025-10-12 16:56:25
-
- “大渡桥横铁索寒”,飞夺泸定桥,一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2025-10-12 16:54:10
-
- 英国“都铎王朝”:这是一场从血缘开始,至血缘结束的权力游戏
-
2025-10-12 16:51:55
-
- 26岁小伙吴永宁,为了挣10万元给母亲治病,从263高楼坠落
-
2025-10-12 16:49:40
-
- 江苏女子被老鼠咬后反咬一口!报复老鼠毫不含糊,网友表示佩服
-
2025-10-12 16:47:25
-
- 反围剿末期唯一大胜,歼敌4400!林聂:苦战一年,此役颇可补充
-
2025-10-12 16:45:10
-
- 资本统治世界——世界银行的发展历程
-
2025-10-12 16:42:54
-
- 方季惟:身落谷底不诉哀怨,居高而不狂言
-
2025-10-12 16:40:39
-
- 演员尚铁龙:当18年工人,小山羊胡、谢顶,他才不是普通69岁老头
-
2025-10-12 16:38:24
-
- 神雕侠侣老版插图(全)
-
2025-10-12 16:36:09
-
- 25T型客车——国铁十年准高梦圆,昔日车底颜值担当(上)
-
2025-10-12 16:33:54
-
- “老实人”王迅:抛弃人老珠黄的原配魏臻,娶小18岁娇妻后又出轨
-
2025-10-12 16:31:39
-
- 汪明荃和罗家英:同居21年61岁结婚,患癌又治愈,无儿无女也幸福
-
2025-10-12 02:03:50
-
- “复旦女神”—陈果:从爆红网络到基本不再露面,她做错了什么?
-
2025-10-12 02:01:35
-
- 浅析美国高通
-
2025-10-12 01:59:20
-
- 丽水:在浙江最穷的地方,看到中国经济的另一面
-
2025-10-12 01:57:05
-
- “烂片王”凯奇大叔的纠葛情史:猫王女儿、财阀千金,他都娶过
-
2025-10-12 01:54:50
-
- 中美关系为何持续紧张?未来几十年内,美国是否依然比他国强大?
-
2025-10-12 01:52:35
-
- 红色特工张梦实——抓汉奸父亲入狱,在苏联陪溥仪坐牢
-
2025-10-12 01:50:20